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1.2.1 语音中的焦点重音 | 第12-13页 |
1.2.2 焦点的声学特征分析 | 第13-15页 |
1.2.3 焦点语音生成 | 第15-20页 |
1.2.3.1 语音合成技术 | 第15-19页 |
1.2.3.2 焦点语音合成 | 第19-20页 |
1.2.3.3 焦点语音转换 | 第20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20-23页 |
第2章 英语焦点语音的声学特征分析 | 第23-39页 |
2.1 问题的提出 | 第23-24页 |
2.2 中性与焦点语音对比语料库 | 第24-26页 |
2.2.1 针对焦点层级式特点的文本设计 | 第24-25页 |
2.2.2 中性与焦点对比录音的录音语料 | 第25页 |
2.2.3 语料预处理 | 第25-26页 |
2.3 焦点相关的声学特征提取 | 第26-27页 |
2.4 焦点语音中相对焦点不同位置的发音单元声学特征分析 | 第27-33页 |
2.4.1 焦点语音的单词级和音节级声学特征分析 | 第27-29页 |
2.4.2 焦点语音的音素级声学特征分析 | 第29-32页 |
2.4.3 建模用声学特征分析 | 第32-33页 |
2.5 焦点语音中不同韵律结构位置的焦点声学特征分析 | 第33-35页 |
2.6 从中性到焦点语音焦点声学特征变化与声学特征局部凸显度分析 | 第35-3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基于 HMM 的英语焦点语音合成 | 第39-56页 |
3.1 问题的提出 | 第39-40页 |
3.2 基于有限语料的焦点语音合成框架 | 第40-41页 |
3.3 英语焦点语音合成模型 | 第41-47页 |
3.3.1 问题集 | 第41-42页 |
3.3.2 用于参数预测的 HMM 模型训练 | 第42页 |
3.3.3 基于统计参数的层级式英语焦点语音合成模型 | 第42-46页 |
3.3.4 基于决策树上下文参数的英语焦点语音合成模型 | 第46-47页 |
3.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7-54页 |
3.4.1 语料准备 | 第48页 |
3.4.2 决策树训练方法比较实验 | 第48-51页 |
3.4.3 各模型合成的焦点语音比较实验 | 第51-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基于转换模型的英语焦点语音生成 | 第56-74页 |
4.1 问题的提出 | 第56-57页 |
4.2 基于凸显度的英语中性到焦点语音转换模型 | 第57-62页 |
4.2.1 建模用的声学特征选择 | 第58页 |
4.2.2 焦点位置相关的决策树聚类 | 第58-59页 |
4.2.3 声学特征变化的预测模型 | 第59-61页 |
4.2.4 中性到焦点语音转换模型预测及实现 | 第61-62页 |
4.3 基于转换模型指导的焦点语音合成模型 | 第62-67页 |
4.3.1 模型框架 | 第63-64页 |
4.3.2 中性 N-HMM 模型训练 | 第64-65页 |
4.3.3 转换模型训练 | 第65页 |
4.3.4. 焦点模型 E-HMM 训练 | 第65-67页 |
4.3.4.1. 训练语料准备 | 第65页 |
4.3.4.2. 声学参数相关标注与问题集 | 第65-66页 |
4.3.4.3. 焦点模型训练 | 第66-67页 |
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7-72页 |
4.4.1 实验语料 | 第67-68页 |
4.4.2 中性到焦点语音转换模型评价实验 | 第68-70页 |
4.4.2.1 模型的预测误差评价实验 | 第68-69页 |
4.4.2.2 模型生成语音的焦点强度评价实验 | 第69页 |
4.4.2.3 模型生成语音的自然度评价实验 | 第69-70页 |
4.4.3 焦点语音合成模型的评价实验 | 第70-72页 |
4.4.3.1 焦点语音合成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比较实验 | 第71页 |
4.4.3.2 合成语音的焦点强度比较实验 | 第71-72页 |
4.4.3.3 合成语音的自然度比较实验 | 第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5章 汉语焦点重音的局部凸显度分析与合成 | 第74-92页 |
5.1 问题的提出 | 第74-75页 |
5.2 音节局部凸显度提取算法 | 第75-81页 |
5.2.1 基频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局部凸显度 | 第75-79页 |
5.2.1.1 语调下倾对基频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局部凸显度计算的影响 | 第76-79页 |
5.2.1.2 声调对基频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局部凸显度计算的影响 | 第79页 |
5.2.2 时长的局部凸显度 | 第79-80页 |
5.2.3 音节的局部凸显度 | 第80-81页 |
5.3 基于局部凸显度的音节重音判定 | 第81-84页 |
5.3.1 语料库 | 第81页 |
5.3.2 声学参数统计 | 第81-84页 |
5.3.3 基于局部凸显度的音节重音判定 | 第84页 |
5.4 不同韵律位置的重音的局部凸显度分析 | 第84-86页 |
5.5 基于 HMM 的汉语重音合成 | 第86-89页 |
5.5.1 基于分类回归树的常规重音预测模型 | 第86-87页 |
5.5.2 基于声学特征局部凸显度的重音参数生成算法 | 第87-89页 |
5.6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89-9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6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92-94页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3-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