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化、电能应用论文--电热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原理论文

移动线材感应加热电源模型及控制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论文的背景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第10-11页
    1.2 本文涉及的基本问题和研究对策第11-15页
        1.2.1 基本问题第11-12页
        1.2.2 研究策略第12-15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感应加热机理分析及其电源模型研究第16-44页
    2.1 感应加热的发展过程第16页
    2.2 感应加热的机理分析第16-21页
        2.2.1 电磁感应与涡流发热第17-18页
        2.2.2 感应加热设备的三种效应第18-20页
        2.2.3 热传导第20-21页
    2.3 感应加热电源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模型第21-43页
        2.3.1 整流器模型第21-30页
        2.3.2 电抗器模型第30-36页
        2.3.3 逆变器模型第36-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感应加热电源的负载匹配第44-66页
    3.1 常用的负载匹配方法第44-47页
        3.1.1 并联谐振电路的负载匹配第44-46页
        3.1.2 串联谐振电路的负载匹配第46-47页
    3.2 负载谐振电路的性能分析第47-51页
        3.2.0 负载电路的等效形式第47-49页
        3.2.1 负载功率分析第49页
        3.2.2 负载电流分析第49-50页
        3.2.3 负载电压分析第50-51页
    3.3 负载感应器的等效模型第51-58页
        3.3.1 被加热物体内的磁场强度第51-53页
        3.3.2 理想等效模型第53-55页
        3.3.3 实际等效模型第55-57页
        3.3.4 实际等效模型计算第57-58页
    3.4 实验测量及分析第58-64页
        3.4.1 空载实验第59-61页
        3.4.2 负载测量第61-64页
        3.4.3 实验结论第64页
    3.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基于模糊控制的感应加热装置温度控制系统第66-80页
    4.1 感应加热电源的传统温度控制算法第66-70页
        4.1.1 控制系统结构第66-67页
        4.1.2 传统温度模糊控制器的原理第67-70页
    4.2 基于三次均匀 B 样条的模糊控制算法及其实现第70-75页
        4.2.1 三次均匀B样条曲线的定义与原理第70页
        4.2.2 曲线拟合算法及其实现第70-74页
        4.2.3 系统建模及算法仿真第74-75页
    4.3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及其实现第75-78页
        4.3.1 BP网络的实现第75-76页
        4.3.2 系统仿真第76-78页
    4.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感应加热装置的设计及其磁-热耦合仿真研究第80-102页
    5.1 感应加热电磁场和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第80-84页
        5.1.1 电磁场基本理论第80-81页
        5.1.2 基于矢量磁位U的感应加热涡流场基本方程第81页
        5.1.3 电磁场边界条件第81页
        5.1.4 考虑趋肤效应情况下涡流区的网格剖分第81-83页
        5.1.5 温度场瞬态方程第83-84页
    5.2 感应加热线圈的设计第84-86页
        5.2.1 钢绞线的材料和工艺要求第84-85页
        5.2.2 感应加热线圈的材料和设计第85-86页
    5.3 基于 ANSYS 的钢绞线磁-热场分析第86-101页
        5.3.1 ANSYS中耦合场类型以及本文分析方法第87-88页
        5.3.2 钢绞线的材料属性的确定和模型的建立第88-92页
        5.3.3 划分网格施加边界条件和激励第92-93页
        5.3.4 感应加热模型的仿真研究第93-97页
        5.3.5 温度场的计算结果和分析第97-101页
    5.4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六章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102-116页
    6.1 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感应加热装置系统构成第102-107页
        6.1.1 PC/104嵌入式CPU主板第103-104页
        6.1.2 PC/104嵌入式数据采集主板第104-107页
    6.2 感应加热电源系统控制电路硬件设计第107-113页
        6.2.1 温度信号采集电路第107-108页
        6.2.2 钢绞线速度信号第108-109页
        6.2.3 中频电压信号采集电路第109页
        6.2.4 脉冲形成电路第109-112页
        6.2.5 保护电路第112-113页
    6.3 本章小结第113-11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16-118页
    7.1 论文总结和创新点第116-117页
        7.1.1 博士期间工作总结第116-117页
        7.1.2 论文的创新点第117页
    7.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24-126页
致谢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续语流中焦点重音的分析与生成
下一篇:锰酸锂—石墨电池容量衰减过程及其调控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