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基于两亲性聚合物的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68页
    1.1 两亲性聚合物的结构和种类第15-18页
    1.2 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8-23页
        1.2.1 自由基聚合第19-20页
        1.2.2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第20-21页
        1.2.3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第21-23页
    1.3 基于两亲性聚合物的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第23-43页
        1.3.1 两亲性聚合物材料第23-38页
        1.3.2 两亲性聚合物与无机氧化物的纳米复合材料第38-43页
    1.4 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内容第43-45页
        1.4.1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43-44页
        1.4.2 论文研究的内容第44-45页
        1.4.3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45页
    参考文献第45-68页
第二章 新型 PH-敏感两亲性聚合物胶束制备及其对黑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第68-88页
    摘要第68页
    2.1 引言第68-69页
    2.2 实验部分第69-74页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第69-70页
        2.2.2 测试手段及表征第70页
        2.2.3 pH-敏感单体 SDMA 的合成第70页
        2.2.4 两亲性聚合物 PSO 的合成第70-71页
        2.2.5 两亲性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测定第71-72页
        2.2.6 浊点(CP)的测定第72页
        2.2.7 临界聚集浓度的测定第72页
        2.2.8 pH-响应的缩醛水解速率及肉桂醛释放的测定第72页
        2.2.9 细胞培养及细胞毒性实验第72-73页
        2.2.10 PSO 胶束负载尼罗红及荧光法测其 pH-响应释放第73页
        2.2.11 载体 PSO 药物载药能力与释放性能研究第73-74页
        2.2.12 荧光法测定细胞摄取负载尼罗红的 PSO 胶束第7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74-83页
        2.3.1 两亲性共聚物的设计与合成第74-76页
        2.3.2 两亲性共聚物胶束的形成及其 pH-敏感性第76-79页
        2.3.3 CA 的释放第79页
        2.3.4 聚合物 PSO-475a 对体外培养的人体黑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第79-80页
        2.3.5 PSO 胶束负载药物及其 pH-响应释放药物第80-82页
        2.3.6 药物载体 PSO 胶束负载药物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释放第82-83页
    2.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第三章 具有荧光的 PH-敏感的两亲性聚合物与中空介孔硅球的组装第88-105页
    摘要第88页
    3.1 引言第88-89页
    3.2 实验部分第89-94页
        3.2.1 实验原料和试剂第89-90页
        3.2.2 测试手段及表征第90页
        3.2.3 中空介孔纳米硅球(HMS)的合成第90页
        3.2.4 聚苯乙烯(PS)模板的合成第90-91页
        3.2.5 pH 敏感单体 SDMA 的合成第91页
        3.2.6 罗丹明单体 MR的合成第91-92页
        3.2.7 含 pH 敏感响应基团的两亲性聚合物(PSOR)第92-93页
        3.2.8 聚合物与 HMS 纳米粒子的自组装第93页
        3.2.9 药物负载与释放第93页
        3.2.10 细胞培养第93-94页
        3.2.11 体外毒性实验第94页
        3.2.12 细胞对模拟药物的摄取第9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94-102页
        3.3.1 聚合物 PSOR 的合成与表征第94-95页
        3.3.2 HMS@C18@PSOR 的合成与表征第95-97页
        3.3.3 复合纳米药物载体的药物负载及释放性能第97-98页
        3.3.4 复合纳米药物载体的细胞毒性第98-99页
        3.3.5 药物载体 HMS@C18@PSOR 负载药物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释放第99-102页
    3.4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5页
第四章 ATRP 合成 PH-敏感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与 HMS 的组装及其性能研究第105-123页
    摘要第105页
    4.1 引言第105-107页
    4.2 实验部分第107-113页
        4.2.1 实验原料和试剂第107页
        4.2.2 测试手段及表征第107页
        4.2.3 荧光引发剂 DIA 的合成第107-108页
        4.2.4 pH 敏感单体 SDMA 的合成第108-109页
        4.2.5 大分子引发剂(PSDMA-DIA)的合成第109-110页
        4.2.6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PSDMA-b-POEGMA)的合成第110-111页
        4.2.7 HMS 的制备及其与聚合物的自组装第111页
        4.2.8 药物负载与释放第111-112页
        4.2.9 细胞培养第112页
        4.2.10 体外毒性实验第112页
        4.2.11 细胞对模拟药物的摄取第112-11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13-120页
        4.3.1 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第113-115页
        4.3.2 复合纳米药物载体的药物负载及 pH-敏感释放第115-116页
        4.3.3 复合纳米药物载体的细胞毒性第116-117页
        4.3.4 药物载体 HMS@C18@ PSDMA-b-POEGMA 负载药物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释放第117-120页
    4.4 本章小结第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3页
第五章 一种基于两亲性低聚物胶束的顺铂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123-142页
    摘要第123页
    5.1 引言第123-125页
    5.2 实验部分第125-130页
        5.2.1 实验原料和试剂第125页
        5.2.2 测试手段及表征第125页
        5.2.3 Polystyrene-N(CH2COOH)_2(PS(COOH)_2)的合成第125-126页
        5.2.4 poly(St-co-MAADA) (PSM)的合成第126-127页
        5.2.5 Polystyrene-COOH (PS-COOH)的合成第127-128页
        5.2.6 聚合物负载 Pt 的纳米粒子的制备第128页
        5.2.7 Pt 的释放第128页
        5.2.8 细胞培养实验第128页
        5.2.9 包裹了 Nile Red 的聚合物负载 Pt 的纳米粒子的制备第128页
        5.2.10 细胞摄取实验第128页
        5.2.11 细胞存活实验第128-129页
        5.2.12 肿瘤模型第129页
        5.2.13 体内治疗实验第129页
        5.2.14 体内系统毒性实验第129-13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30-138页
        5.3.1 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第130页
        5.3.2 胶束负载的 Pt 的纳米粒子的形成第130-132页
        5.3.3 Pt 的释放第132-133页
        5.3.4 细胞摄取第133-134页
        5.3.5 细胞毒性实验第134-138页
    5.4 本章小结第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2页
第六章 基于两亲性低聚物的水溶性单分散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及其在去除水样中低浓度汞离子的研究第142-159页
    摘要第142页
    6.1 引言第142-143页
    6.2 实验部分第143-147页
        6.2.1 实验原料和试剂第143-144页
        6.2.2 测试手段及表征第144页
        6.2.3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第144页
        6.2.4 聚合物 polystyrene-N (CH_2COOH)_2(PS(COOH)_2)的制备第144-145页
        6.2.5 聚合物包裹的磁性纳米粒子的组装第145页
        6.2.6 汞离子的去除第145-146页
        6.2.7 平衡模型第146页
        6.2.8 竞争吸附实验第146页
        6.2.9 测试水样第146-147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47-154页
        6.3.1 表面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的表征第147页
        6.3.2 pH 值对吸附的影响第147-148页
        6.3.3 表面修饰前后的磁性纳米粒子对汞离子的吸附第148-149页
        6.3.4 用于磁性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聚合物用量对于吸附的影响第149页
        6.3.5 磁性纳米粒子用量对于汞离子吸附的影响第149-150页
        6.3.6 吸附时间对于汞离子吸附的影响第150-151页
        6.3.7 吸附等温线第151-153页
        6.3.8 电解质的影响第153页
        6.3.9 不同水样中汞离子的去除第153-154页
        6.3.10 吸附剂的吸附能力第154页
    6.4 本章小结第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59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159-161页
    7.1 论文总结第159-160页
    7.2 问题与展望第160-161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录用及整理的论文第161-162页
致谢第162-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铝薄膜/铁板轧制连接及界面结构与结合强度研究
下一篇:量子包络代数与共形代数的若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