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教练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8-9页
        1.1.1 理论意义第8页
        1.1.2 实践意义第8-9页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4页
        1.3.1 本文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2 本文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教练技术概述第14-28页
    2.1 教练的概念第14-18页
        2.1.1 教练的定义第14-15页
        2.1.2 教练与其他相关概念第15-18页
    2.2 教练的流程第18-19页
    2.3 教练技巧和教练能力第19-21页
        2.3.1 四步教练技巧第19-21页
        2.3.2 四种教练能力第21页
    2.4 教练工具第21-26页
        2.4.1 约哈利窗第21-23页
        2.4.2 平衡轮第23-24页
        2.4.3 逻辑层次第24-25页
        2.4.4 NLP(神经语言程式学)假设前提第25-26页
    2.5 教练效果及评估第26-28页
第三章 教练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第28-32页
    3.1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和误区第28-30页
        3.1.1 滞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第28-29页
        3.1.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单一落后,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第29-30页
    3.2 学生的可教练性研究第30-32页
第四章 教练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影响第32-38页
    4.1 遵循 NLP 假设前提,教师应以学生为本第32-34页
        4.1.1 NLP 的基本精神第32页
        4.1.2 NLP 假设前提教导教师应以学生为本第32-34页
    4.2 教练技术教导教师应确立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第34-35页
        4.2.1 教练技术中的成果导向理念第34-35页
        4.2.2 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师目标的确立第35页
    4.3 教练技术教导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第35-38页
        4.3.1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第36页
        4.3.2 教师是学生的陪伴者第36页
        4.3.3 教师是学生的支持者第36-38页
第五章 教练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应用第38-45页
    5.1 教练技术中问话方式的引导第38-40页
        5.1.1 教练技术中问话的特点第38页
        5.1.2 需要问话方式的原因第38-39页
        5.1.3 发问的出发点和方式第39-40页
    5.2 教练技术中平衡轮的应用第40-43页
        5.2.1 平衡轮应用的原因分析第41页
        5.2.2 人生平衡轮的应用第41-43页
    5.3 教练技术中逻辑层次的应用第43-45页
        5.3.1 逻辑层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原因分析第43页
        5.3.2 逻辑层次贯通法第43-45页
第六章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53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中层管理者的角色测量研究
下一篇:跨考教育集团的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