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的叙事学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前言 | 第9-14页 |
1.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国内外深度报道的叙事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3. 对深度报道进行叙事学分析的可行性和意义 | 第12-14页 |
4. 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14页 |
1 深度报道与新闻叙事学的内涵 | 第14-22页 |
1.1 深度报道的基本认知 | 第14-18页 |
1.1.1 深度报道的历史起源 | 第15-16页 |
1.1.2 深度报道的定义界定 | 第16-17页 |
1.1.3 深度报道的特点 | 第17-18页 |
1.2 新闻叙事学的理论构架 | 第18-22页 |
1.2.1 叙事学的涵义 | 第18-19页 |
1.2.2 新闻叙事学的涵义 | 第19-21页 |
1.2.3 深度报道语篇的叙事属性 | 第21-22页 |
2 叙事者层面:谁在发出声音 | 第22-30页 |
2.1 深度报道的叙事者内涵 | 第22-24页 |
2.1.1 叙事学中的叙事者 | 第23页 |
2.1.2 深度报道的叙事者特性 | 第23-24页 |
2.2 深度报道的叙事者类别 | 第24-28页 |
2.2.1 记者作为叙事者 | 第25-27页 |
2.2.2 当事人或知情人作为叙事者 | 第27-28页 |
2.3 深度报道叙事者的立场和功能 | 第28-30页 |
2.3.1 议程设置的叙事立场 | 第29页 |
2.3.2 记录历史和影响社会的叙事功能 | 第29-30页 |
3 叙事故事层面:叙事时间与叙事视角 | 第30-42页 |
3.1 深度报道的叙事时间 | 第30-35页 |
3.1.1 叙事时序——配置叙事时间的顺序 | 第31-33页 |
3.1.2 叙事时距——把握叙事节奏 | 第33-35页 |
3.1.3 叙事频率——掌控复杂 | 第35页 |
3.2 深度报道的叙事视角 | 第35-42页 |
3.2.1 深度报道叙事视角概述 | 第36-37页 |
3.2.2 深度报道叙事视角的类别与运用 | 第37-39页 |
3.2.3 深度报道叙事视角的功能分析 | 第39-42页 |
4 叙事技巧层面:叙事策略 | 第42-46页 |
4.1 悬念策略 | 第43-44页 |
4.2 延宕策略 | 第44页 |
4.3 二元对立策略 | 第44-45页 |
4.4 意象化策略 | 第45-46页 |
5 叙事意义层面:叙事接受 | 第46-50页 |
5.1 叙事接受者与新闻接受 | 第46-47页 |
5.2 受众的多元解读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