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1.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第13-14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1.3.2 逻辑框架 | 第13-14页 |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4-15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1.4.2 研究创新 | 第14-15页 |
| 2 财务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1页 |
| 2.1 财务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 第15-16页 |
| 2.1.1 财务竞争力的内涵 | 第15-16页 |
| 2.1.2 财务竞争力的特征 | 第16页 |
| 2.2 财务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第16-19页 |
| 2.3 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及评价方法 | 第19-21页 |
| 2.3.1 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第19-20页 |
| 2.3.2 财务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第20-21页 |
| 3 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竞争力的评价相关理论分析 | 第21-26页 |
| 3.1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界定 | 第21-23页 |
| 3.1.1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概念 | 第21-22页 |
| 3.1.2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 | 第22-23页 |
| 3.2 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 | 第23-26页 |
| 3.2.1 新能源汽车财务竞争力指标建立原则 | 第23-24页 |
| 3.2.2 新能源汽车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4-26页 |
| 4 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第26-34页 |
| 4.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26-27页 |
| 4.1.1 数据来源 | 第26页 |
| 4.1.2 描述性统计 | 第26-27页 |
| 4.2 因子分析过程与实证结果分析 | 第27-34页 |
| 4.2.1 因子分析过程 | 第27-32页 |
| 4.2.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4-37页 |
| 5.1 主要结论与局限性 | 第34-35页 |
| 5.1.1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34-35页 |
| 5.1.2 本文局限性 | 第35页 |
| 5.2 展望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附录 A:新能源汽车发展大事记 | 第40-41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