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一、绪论 | 第9-16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 新创企业 | 第11-12页 |
2. 农村微型企业 | 第12页 |
3. 农村微型企业创业 | 第12-13页 |
4. 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者 | 第13页 |
(三)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五)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二、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6-29页 |
(一) 创业者理论综述 | 第16-18页 |
1. 创业 | 第16页 |
2. 创业者 | 第16-18页 |
(二) 创业者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 第18-21页 |
1. 创业者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及沿革 | 第18-19页 |
2. 创业者人力资本的内涵 | 第19页 |
3. 创业者人力资本的维度 | 第19-21页 |
(三) 创业绩效理论综述 | 第21-24页 |
1. 创业绩效的理论视角 | 第21-22页 |
2. 创业绩效的测量 | 第22-24页 |
(四) 创业者人力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的理论综述 | 第24-27页 |
1. 程承坪建构的模型 | 第25-26页 |
2. 付维宁的修正模型 | 第26-27页 |
(五) 评论 | 第27-29页 |
三、实证研究设计 | 第29-38页 |
(一) 模型建构及假设 | 第29-36页 |
1. 效率性人力资本与创业绩效 | 第30-32页 |
2. 动力性人力资本与创业绩效 | 第32-34页 |
3. 交易性人力资本与创业绩效 | 第34-36页 |
(二) 实证设计 | 第36-38页 |
1. 问卷设计 | 第36-37页 |
2. 问卷发放和收集 | 第37-38页 |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38-54页 |
(一) 样本基本情况 | 第38-42页 |
1. 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者的基本情况 | 第38-40页 |
2. 农村微型企业的基本情况 | 第40-41页 |
3. 其他特征信息 | 第41-42页 |
(二)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第42-47页 |
1. 信度分析 | 第42-43页 |
2. 效度分析 | 第43-47页 |
(三) 描述性分析 | 第47页 |
(四) 方差分析 | 第47-49页 |
1. 创业者性别 | 第48页 |
2. 创业者年龄 | 第48页 |
3. 创业企业成立年限 | 第48-49页 |
4. 创业企业所在产业领域 | 第49页 |
(五) 相关分析 | 第49-52页 |
1. 效率性人力资本与创业绩效 | 第50-51页 |
2. 动力性人力资本与创业绩效 | 第51页 |
3. 交易性人力资本与创业绩效 | 第51-52页 |
(六) 回归分析 | 第52-54页 |
五、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54-60页 |
(一) 结果与讨论 | 第54-57页 |
(二) 对策建议 | 第57-59页 |
1. 通过教育、培训和迁移,夯实效率性人力资本 | 第57-58页 |
2. 通过培养来提升心理素质,激发动力性人力资本 | 第58页 |
3. 通过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关系网络的扩充,拓展交易性人力资本 | 第58-59页 |
(三) 局限性与努力方向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A 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者人力资本调查问卷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