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S工程公司设计进度管理研究
目录 | 第4-7页 |
DIRECTORY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概述 | 第12-18页 |
1.1 立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6页 |
1.1.1 立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立题的意义 | 第13-16页 |
1.2 研究的内容 | 第16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2.1 引用的理论及方法 | 第18-20页 |
2.1.1 项目管理理论 | 第18页 |
2.1.2 进度控制理论及方法 | 第18-19页 |
2.1.3 关键路径法CPM和关键链管理理论 | 第19页 |
2.1.4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9-20页 |
2.1.5 鱼骨图法 | 第20页 |
2.1.6 帕累托图法 | 第20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3 LYS工程公司设计进度管理现状 | 第25-30页 |
3.1 设计进度管理程序和组织现状 | 第25-26页 |
3.1.1 设计进度管理程序现状 | 第25-26页 |
3.1.2 工程设计项目组织形式现状 | 第26页 |
3.2 设计进度计划编制和实施现状 | 第26-30页 |
3.2.1 设计进度计划编制及特点 | 第26-29页 |
3.2.2 工程设计进度实施现状及问题 | 第29-30页 |
4 设计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5页 |
4.1 影响设计进度的各种因素 | 第30页 |
4.2 影响设计进度的主要因素 | 第30-32页 |
4.3 主要影响因素的成因分析 | 第32-35页 |
4.3.1 人力资源紧张产生的原因 | 第32页 |
4.3.2 设计条件变化产生的原因 | 第32-33页 |
4.3.3 进度计划不合理产生的原因 | 第33页 |
4.3.4 团队出现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3-35页 |
5 设计进度管理体系 | 第35-50页 |
5.1 构建目标和指导思想 | 第35页 |
5.1.1 体系的构建目标 | 第35页 |
5.1.2 体系的指导思想 | 第35页 |
5.2 体系的组成及功能 | 第35-37页 |
5.2.1 体系的组成 | 第35页 |
5.2.2 体系的功能 | 第35-37页 |
5.3 编制设计进度计划 | 第37-45页 |
5.3.1 规划设计进度计划 | 第37页 |
5.3.2 设计进度计划编制程序 | 第37-39页 |
5.3.3 优化设计进度计划 | 第39页 |
5.3.4 编制和优化设计进度计划的案例 | 第39-45页 |
5.4 实施设计进度计划 | 第45-47页 |
5.4.1 做好外部组织和技术接口 | 第45页 |
5.4.2 做好内部组织和技术接口 | 第45-46页 |
5.4.3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应对资源短缺 | 第46-47页 |
5.4.4 做好项目团队建设,防止团队问题发生 | 第47页 |
5.4.5 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 第47页 |
5.5 控制与调整进度计划 | 第47-50页 |
5.5.1 设计进度计划的监控 | 第47-48页 |
5.5.2 设计进度计划的调整 | 第48-50页 |
6 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0-52页 |
6.1 组织措施 | 第50页 |
6.2 技术措施 | 第50-51页 |
6.3 经济措施 | 第51页 |
6.4 管理措施 | 第51-52页 |
7 结论和展望 | 第52-5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7.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