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分析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1.1 船舶登记 | 第15页 |
2.1.2 船舶管理 | 第1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2.1 新公共管理 | 第15-16页 |
2.2.2 公共经济学 | 第16页 |
2.2.3 服务型政府 | 第16-18页 |
第3章 我国政府对船舶管理现状分析 | 第18-28页 |
3.1 船舶管理取得的成绩 | 第18-19页 |
3.1.1 船舶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 | 第18页 |
3.1.2 机构设置日趋合理管理职能不断完善 | 第18-19页 |
3.1.3 管理模式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显著 | 第19页 |
3.2 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 第19-24页 |
3.2.1 缺乏权威性法典法律法规系统性不强 | 第19页 |
3.2.2 管理部门数量众多且存在重复管理现象 | 第19-20页 |
3.2.3 管理部门行政效率偏低船舶办事成本偏高 | 第20-22页 |
3.2.4 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严重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较差 | 第22-23页 |
3.2.5 政策优惠力度欠缺导致众多中资船舶入籍海外 | 第23-24页 |
3.3 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24-28页 |
3.3.1 法制建设起步较晚且缺乏可借鉴经验 | 第25页 |
3.3.2 管理职权划分不清导致管理部门众多 | 第25页 |
3.3.3 政府部门工作作风懒散导致效率低下 | 第25页 |
3.3.4 官僚主义作风影响深远 | 第25-26页 |
3.3.5 税费过高相比其他国家无优势 | 第26-28页 |
第4章 我国香港地区及国外政府部门对船舶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28-42页 |
4.1 我国香港地区及国外政府部门对船舶管理的概况 | 第28-38页 |
4.1.1 香港政府对船舶管理概况 | 第28-32页 |
4.1.2 新加坡政府对船舶管理概况 | 第32-36页 |
4.1.3 挪威政府对船舶管理概况 | 第36-38页 |
4.2 我国香港地区及国外政府部门对船舶管理的经验启示 | 第38-42页 |
4.2.1 成立职权清晰的船舶主管机构 | 第38-39页 |
4.2.2 建立相对宽松的船舶管理体制 | 第39页 |
4.2.3 税收和航运环境能直接影响中资船舶入籍海外的数量 | 第39-41页 |
4.2.4 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必须给予更多优惠政策 | 第41-42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政府船舶管理的对策 | 第42-48页 |
5.1 完善船舶相关法制建设 | 第42-43页 |
5.1.1 修缮现有法律法规 | 第42页 |
5.1.2 制定《船舶法》 | 第42-43页 |
5.1.3 引入国际船舶登记制度 | 第43页 |
5.2 合并管理职责精简船舶管理部门 | 第43-44页 |
5.2.1 精简政府管理部门理清管理职责 | 第43页 |
5.2.2 建立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 | 第43-44页 |
5.3 促进以海事为主的船舶管理部门向服务型转变 | 第44-45页 |
5.3.1 更新观念为船舶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做好思想准备 | 第44页 |
5.3.2 推行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 | 第44页 |
5.3.3 妥善处理好服务与管制的关系 | 第44-45页 |
5.4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 第45-46页 |
5.4.1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促进执法人员分流 | 第45页 |
5.4.2 要加快人才培养尤其是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 第45-46页 |
5.5 制定优惠政策以吸引入籍海外的中资船舶回归 | 第46-48页 |
5.5.1 扩大特案免税船舶登记制度试点范围 | 第46页 |
5.5.2 探索建立保税港区船舶登记制度 | 第46-47页 |
5.5.3 试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