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3 研究综述分析 | 第16页 |
1.3 研究视角和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视角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 政府治理理论 | 第18页 |
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8-19页 |
2.3 新时期国家对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海事的要求和思路 | 第19-21页 |
第3章 琼州海峡客滚船运输及监管现状 | 第21-25页 |
3.1 琼州海峡客滚船运输状况 | 第21-22页 |
3.1.1 琼州海峡客滚船运输的出现 | 第21页 |
3.1.2 琼州海峡客滚船运输的的高速发展 | 第21页 |
3.1.3 琼州海峡客滚船运输的多样化和成熟 | 第21-22页 |
3.2 琼州海峡客滚船运输风险 | 第22-23页 |
3.3 琼州海峡客滚船监管状况 | 第23-25页 |
第4章 琼州海峡客滚船监管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1页 |
4.1 水监体制改革以来现行海事监管模式 | 第25页 |
4.2 现行海事监管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4.2.1 服务意识淡薄,服务内容单一 | 第26页 |
4.2.2 科技含量不高,信息化建设滞后 | 第26页 |
4.2.3 资源配置不合理,提供通航安全服务产品能力低 | 第26-27页 |
4.2.4 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薄弱,不足以应对救助需求 | 第27页 |
4.2.5 权力扩张、管理错位,缺少对航运业的扶持手段 | 第27页 |
4.2.6 服务国际旅游岛和海南省地方经济建设举措不多 | 第27-28页 |
4.3 海事监管模式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4.3.1 重监管轻服务的历史影响 | 第28-29页 |
4.3.2 法律法制建设不健全 | 第29页 |
4.3.3 制度设计不合理 | 第29-30页 |
4.3.4 服务型海事的理念尚未树立 | 第30-31页 |
第5章 服务型海事监管模式的国际借鉴 | 第31-36页 |
5.1 发达国家和香港特区海事公共服务概述 | 第31-33页 |
5.1.1 英国 | 第31-32页 |
5.1.2 美国 | 第32-33页 |
5.1.3 中国香港 | 第33页 |
5.2 发达国家和香港特区海事服务理念的借鉴 | 第33-34页 |
5.3 海事管理理念的更新和海事服务理念的建立 | 第34-35页 |
5.4 服务型海事监管模式的定义和要求 | 第35-36页 |
第6章 实现琼州海峡客滚船服务型海事监管模式的研究 | 第36-40页 |
6.1 强化海事服务理念指导海事服务实践 | 第36-37页 |
6.2 提高海事服务技能完善海事服务方法提供优秀的海事服务产品 | 第37-40页 |
6.2.1 加强“数字海事”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提供海事信息服务 | 第37页 |
6.2.2 加强通航环境整治和资源整合提供通航安全服务产品 | 第37页 |
6.2.3 提高应急救助水平满足应急情况时的救助需求 | 第37-38页 |
6.2.4 提供各种支持服务手段推进船舶升级换代和航运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 第38-39页 |
6.2.5 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为国际旅游岛和海洋强省提供海事服务 | 第39-4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