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温度对底播虾夷扇贝适合度性状影响的研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综述第17-26页
    1. 虾夷扇贝生物学概述第17页
    2. 虾夷扇贝的养殖现状第17-22页
        2.1 虾夷扇贝在日本的养殖现状第17-18页
        2.2 虾夷扇贝在中国的养殖现状第18-19页
        2.3 扇贝底播增殖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第19-21页
        2.4 影响扇贝底播成活的因素第21-22页
    3. 贝类高温适应性研究第22-23页
    4. 扇贝杂交育种研究进展第23-24页
    5. 实验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虾夷扇贝底播影响因素的研究第26-61页
    1. 实验方法第26-36页
        1.1 底播站位选择以及虾夷扇贝的底播第26-27页
        1.2 生产性能检测第27-28页
        1.3 环境指标检测第28-29页
        1.4 营养指标检测(糖原含量检测)第29-30页
        1.5 代谢抗氧化相关生理指标检测第30-34页
            1.5.1 各组织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31页
            1.5.2 谷丙转氨酶(ALT/GPT)活性测定第31-32页
            1.5.3 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第32页
            1.5.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第32-33页
            1.5.5 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测定第33-34页
        1.6 代谢抗氧化相关酶的相对表达量检测第34-36页
            1.6.1 底播虾夷扇贝的取样第34页
            1.6.2 RNA提取第34-35页
            1.6.3 cDNA第一条链反转录合成第35页
            1.6.4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第35-36页
        1.7 数据分析第36页
    2. 实验结果第36-55页
        2.1 生产性能测定结果第36-40页
        2.2 环境指标检测结果第40-43页
        2.3 营养指标的检测结果第43-45页
        2.4 代谢抗氧化指标的检测结果第45-49页
            2.4.1 谷丙转氨酶(ALT/GPT)活性第45-46页
            2.4.2 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第46-47页
            2.4.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第47-48页
            2.4.4 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第48-49页
        2.5 抗氧化代谢相关酶(GPT、SOD)相对表达量第49-51页
        2.6 线性回归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第51-55页
    3. 讨论第55-61页
        3.1 环境因素对各项生产性能的影响第55-57页
        3.2 营养组分以及代谢抗氧化指标对各项生产性能的影响第57-59页
        3.3 抗氧化代谢相关酶的相对表达量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第59页
        3.4 回归模型的合理性第59-61页
第三章 虾夷扇贝对高温刺激适应性研究第61-107页
    1. 实验方法第61-64页
        1.1 实验用扇贝来源第61页
        1.2 高温刺激第61-62页
        1.3 扇贝生理指标测定第62页
        1.4 扇贝心率测定第62页
        1.5 基于RNAseq的扇贝高温应激转录组分析第62-64页
            1.5.1 样品取样第62-63页
            1.5.2 RNA提取第63页
            1.5.3 文库构建以及上机测序第63页
            1.5.4 读段定位以及FPKM计算第63页
            1.5.5 差异基因筛选,GO富集以及KEGG富集分析第63-64页
        1.6 数据分析第64页
    2. 实验结果第64-100页
        2.1 虾夷扇贝存活分析第64-65页
        2.2 虾夷扇贝代谢以及抗氧化指标活性变化第65-68页
        2.3 虾夷扇贝生存同各项生理指标的COX模型分析第68页
        2.4 心率变化第68-70页
        2.5 RNAseq结果分析第70-95页
            2.5.1 样品测序质量第70-71页
            2.5.2 RNAseq数据库基本特征第71-72页
            2.5.3 差异基因分析结果第72-73页
            2.5.4 GO富集分析第73-91页
                A)一龄贝高温应激各个时间点的基因富集分析结果第73-77页
                B)二龄贝高温应激各个时间点的基因富集分析结果第77-84页
                C)二龄贝相对于一龄贝各个时间点的基因富集分析第84-91页
            2.5.5 KEGG分析结果第91-95页
        2.6 GPT、HSP70以及p53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第95-100页
    3. 讨论第100-107页
        3.1 扇贝生理代谢同存活之间的关系第100-103页
        3.2 基因表达与存活之间的关系第103-105页
        3.3 GPT、HSP70以及p53相关基因表达量与虾夷扇贝存活的关系第105-107页
第四章 虾夷扇贝底播养殖性状的遗传评估第107-117页
    1 实验方法第107-110页
        1.1 虾夷扇贝的家系构建第107-108页
        1.2 虾夷扇贝的标记底播实验及性状测定第108-109页
        1.3 底播杂交虾夷扇贝遗传参数评估第109-110页
        1.4 虾夷扇贝选育F2家系构建及底播养殖性能评估第110页
    2 实验结果第110-114页
        2.1 2013年家系构建结果第110-111页
        2.2 2013年培育家系在底播养殖与浮筏养殖存活率的比较第111页
        2.3 2013年家系沉箱底播养殖的遗传参数估计第111-113页
        2.4 虾夷扇贝选育F2家系构建结果及底播养殖性能评估第113-114页
    3 实验讨论第114-117页
第五章 本研究总结及展望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8页
刘超个人简历第128-129页
个人研究成果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牡蛎生长与高温耐受性状的遗传解析
下一篇:奶山羊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基因(SCD1)启动子功能及转录调控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