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1页 |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0页 |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 五、预期价值 | 第11页 |
| 第一章 陕北民歌与近代陕北 | 第11-14页 |
| 一、陕北民歌概述 | 第11-13页 |
| 二、陕北地理物象、历史因素与民歌的关系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陕北民歌与晚清民初的陕北社会 | 第14-36页 |
| 一、民歌中晚清民初陕北的一些历史事件与相关思考 | 第14-25页 |
| (一) 同治年间回民、捻军的起义 | 第14-18页 |
| (二) 义和团运动和三边教案 | 第18-21页 |
| (三) 陕北辛亥革命 | 第21-25页 |
| 二、民歌中晚清民初之陕北社会民生 | 第25-36页 |
| (一) 晚清民初之陕北灾荒 | 第25-26页 |
| (二) 走西口等移民现象 | 第26-28页 |
| (三) 社会生产 | 第28-29页 |
| (四) 陋俗 | 第29-36页 |
| 第三章 陕北民歌与20 世纪20-40 年代的近代陕北社会 | 第36-45页 |
| 一、民歌中重要历史演进的反映与相关思考 | 第36-40页 |
| (一) 陕北共产党初期努力 | 第36-37页 |
| (二) 刘志丹等革命者的斗争状况及革命根据地形成发展壮大的历程 | 第37-40页 |
| 二、民歌中 20 世纪 20-40 年代的近代陕北社会民生 | 第40-45页 |
| (一) 灾荒与移民 | 第40-41页 |
| (二) 社会新貌 | 第41-45页 |
| 第四章 结语 | 第45-51页 |
| 注释 | 第51-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后记 | 第60-61页 |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