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煤炭对国民经济的意义 | 第8-9页 |
1.1.2 煤炭物流面临的新形势 | 第9-10页 |
1.1.3 供应链的新环境 | 第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第2章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方式 | 第14-22页 |
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14-16页 |
2.1.1 供应链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供应链的特征 | 第14-15页 |
2.1.3 供应链管理模式 | 第15-16页 |
2.2 煤炭企业供应链的组成 | 第16-17页 |
2.3 煤炭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2.4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模式比较与选择原则 | 第18-20页 |
2.4.1 常见配送模式简述 | 第18-19页 |
2.4.2 常见配送模式选择原则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山煤集团现有物流配送模式与需求分析 | 第22-30页 |
3.1 山煤集团煤炭物流概述 | 第23-27页 |
3.1.1 山煤集团煤炭物流特点 | 第23-25页 |
3.1.2 山煤集团现有物流配送模式 | 第25页 |
3.1.3 山煤集团煤炭物流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3.1.4 山煤集团物流配送走向 | 第26-27页 |
3.2 供应链环境下山煤集团进行物流配送决策的重要性 | 第27-29页 |
3.2.1 山煤集团生产性质的需要 | 第28页 |
3.2.2 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 第28页 |
3.2.3 全球经济一体化 | 第28-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供应链环境下的山煤集团物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30-44页 |
4.1 影响因素 | 第30-33页 |
4.1.1 经济因素 | 第30-31页 |
4.1.2 管理因素 | 第31-32页 |
4.1.3 社会环境 | 第32-33页 |
4.2 不同配送方式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4.3 供应链环境下煤炭物流配送综合评价体系 | 第34-35页 |
4.4 应用AHP法确定因素权重 | 第35-42页 |
4.4.1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第36-38页 |
4.4.2 层次分析法中指标权重 | 第38-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基于SPA的山煤集团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模型 | 第44-50页 |
5.1 SPA理论 | 第44-45页 |
5.1.1 集对 | 第44页 |
5.1.2 联系度 | 第44-45页 |
5.1.3 集对势 | 第45页 |
5.1.4 SPA评价模型 | 第45页 |
5.2 SPA评价模型步骤 | 第45-47页 |
5.2.1 SPA模型中影响因素权重问题 | 第46页 |
5.2.2 SPA向量矩阵R的确定 | 第46-47页 |
5.2.3 如何将SPA模型应用到煤炭企业物流配送中 | 第4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6章 供应链环境下山煤集团物流配送模式选择实例 | 第50-56页 |
6.1 山煤集团下属公司基本情况 | 第50-51页 |
6.2 山煤集团下属公司物流配送现状 | 第51页 |
6.3 新环境下物流配送模式选择 | 第51-54页 |
6.4 发展建议 | 第5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