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1 财务共享服务价值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2 财务共享服务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2.1.1 财务共享服务 | 第16页 |
2.1.2 财务共享服务价值 | 第16-17页 |
2.1.3 顾客价值 | 第17-18页 |
2.1.4 信息系统 | 第18-19页 |
2.1.5 人员管理 | 第19页 |
2.1.6 绩效管理 | 第19-20页 |
2.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2.1 核心能力理论 | 第20页 |
2.2.2 顾客价值理论 | 第20-21页 |
2.3 财务共享服务价值影响因素 | 第21-24页 |
2.3.1 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财务共享服务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2.3.2 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财务共享服务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4-39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4-26页 |
3.1.1 顾客价值与财务共享服务价值的关系及假设 | 第24页 |
3.1.2 信息系统与财务共享服务价值的关系及假设 | 第24-25页 |
3.1.3 人员管理与财务共享服务价值的关系及假设 | 第25页 |
3.1.4 绩效管理与财务共享服务价值的关系及假设 | 第25-26页 |
3.2 控制变量 | 第26页 |
3.3 理论模型 | 第26-27页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3.5 问卷设计 | 第28-32页 |
3.5.1 量表设计与说明 | 第29-32页 |
3.5.2 控制变量的测量 | 第32页 |
3.6 预调查样本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第32-37页 |
3.6.1 预调查样本数据检验的程序与标准 | 第33页 |
3.6.2 预调查样本量表的检验 | 第33-35页 |
3.6.3 预调查样本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5-37页 |
3.6.4 形成最终问卷 | 第37页 |
3.7 问卷的发放与数据的收集 | 第37-39页 |
3.7.1 问卷调查对象 | 第37页 |
3.7.2 问卷调查方法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39-48页 |
4.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4.2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评估 | 第40-42页 |
4.2.1 测量的信度评估 | 第40-41页 |
4.2.2 测量的效度评估 | 第41-42页 |
4.3 控制变量影响分析 | 第42-44页 |
4.3.1 企业集团规模对财务共享服务价值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2 企业集团经营内容的差异程度对财务共享服务价值的影响 | 第43-44页 |
4.4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4-48页 |
第五章 提升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 第48-52页 |
5.1 以顾客价值为导向优质服务 | 第48-49页 |
5.2 实施定期轮岗制来提升员工的综合技能 | 第49页 |
5.3 提高信息系统整合程度 | 第49-50页 |
5.4 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附录B: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价值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第60-62页 |
附录C:问卷调查数据 | 第62-68页 |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表 | 第68-71页 |
文献报告综述 | 第7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详细摘要 | 第78-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