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1 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 | 第12页 |
1.1.2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 第12-13页 |
1.1.3 一致性研究发展的推动 | 第13-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5-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33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0页 |
2.1.1 课程标准的界定 | 第17-18页 |
2.1.2 教学方案的界定 | 第18-19页 |
2.1.3 一致性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2 一致性分析模式发展概述 | 第20-25页 |
2.2.1 韦伯一致性研究工具 | 第20-21页 |
2.2.2 SEC一致性分析模式 | 第21-22页 |
2.2.3 Achieve一致性分析模式 | 第22-25页 |
2.3 一致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31页 |
2.3.1 水平一致性研究 | 第25-30页 |
2.3.2 垂直一致性研究 | 第30-31页 |
2.4 小结 | 第31-33页 |
3 研究设计 | 第33-69页 |
3.1 研究目标 | 第33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33-34页 |
3.3 研究思路 | 第34-35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35-37页 |
3.4.1 文献资料法 | 第35-36页 |
3.4.2 内容分析法 | 第36-37页 |
3.4.3 比较研究法 | 第37页 |
3.4.4 文献计量法 | 第37页 |
3.5 一致性研究工具的确定 | 第37-67页 |
3.5.1 分析框架的确定 | 第38-54页 |
3.5.2 编码 | 第54-63页 |
3.5.3 一致性分析 | 第63-67页 |
3.6 信效度检验 | 第67-69页 |
3.6.1 效度检验 | 第67-68页 |
3.6.2 信度检验 | 第68-6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69-96页 |
4.1 教学方案与《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 第69-91页 |
4.1.1 教学方案中目标与《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民族传统体育目标的一致性情况 | 第69-73页 |
4.1.2 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与《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一致性情况 | 第73-76页 |
4.1.3 教学方案中内容实施与《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一致性情况 | 第76-81页 |
4.1.4 教学方案中评价与《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中教学评价一致性情况 | 第81-86页 |
4.1.5 上海市6-9年级教学方案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情况分析 | 第86-91页 |
4.2 教学方案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影响因素 | 第91-96页 |
4.2.1 课程标准影响一致性因素 | 第92页 |
4.2.2 课堂教学影响一致性因素 | 第92-94页 |
4.2.3 教师影响一致性因素 | 第94-96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96-100页 |
5.1 结论 | 第96-97页 |
5.2 建议 | 第97-99页 |
5.2.1 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 | 第97-98页 |
5.2.2 加强教研员专业能力 | 第98页 |
5.2.3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 第98页 |
5.2.4 促进体育学科一致性的研究 | 第98页 |
5.2.5 高校对师范生的培养 | 第98-99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