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紫杉醇阿霉素共载药胶束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中文摘要第14-17页
ABSTRACT第17-20页
符号说明第21-22页
前言第22-28页
第一章 乌头酸酐-阿霉素(CAD)及载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28-38页
    一、材料与仪器第28页
        1. 材料第28页
        2. 仪器第28页
    二、方法与结果第28-36页
        1. CAD的合成第28-29页
        2. CAD的结构表征第29-32页
            2.1 CAD的高效液相分析第29-30页
            2.2 CAD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0-31页
            2.3 CAD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31-32页
        3. F127-CS氨基取代度的测定第32-36页
            3.1 TNBS溶液的配制第32-33页
            3.2 检测波长的确定第33页
            3.3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3-34页
            3.4 精密度实验第34-35页
            3.5 回收率实验第35-36页
            3.6 F127-CS聚合物中氨基取代度的测定第36页
    三、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二章 F127-CS/CAD/PTX载药胶束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研究第38-60页
    一、材料与仪器第38页
        1. 材料第38页
        2. 仪器第38页
    二、方法与结果第38-58页
        1. 紫杉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38-44页
            1.1 检测波长的确定第38-39页
            1.2 高效液相测定紫杉醇的色谱条件第39-40页
            1.3 方法专属性考察第40-41页
            1.4 紫杉醇储备溶液的配制第41页
            1.5 紫杉醇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1-42页
            1.6 精密度实验第42-43页
            1.7 回收率实验第43-44页
        2. 阿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44-49页
            2.1 检测波长的确定第44-46页
            2.2 阿霉素储备液的配制第46页
            2.3 阿霉素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6-47页
            2.4 精密度实验第47-48页
            2.5 回收率实验第48-49页
        3. 胶束中药物的载药量的测定第49页
            3.1 胶束中紫杉醇含量的测定第49页
            3.2 胶束中阿霉素含量的测定第49页
            3.3 载药量的计算第49页
        4. F127-CS/CAD/PTX载药胶束的制备第49-53页
            4.1 载体与药物质量比考察第50页
            4.2 两种药物的质量比第50-51页
            4.3 超声时间第51-52页
            4.4 超声温度第52-53页
        5. 药物比例筛选第53-54页
        6. 载药胶束制备的最佳工艺第54-55页
        7. F127-CS/CAD/PTX胶束理化性质考察第55-58页
            7.1 胶束表面形态第55-56页
            7.2 胶束粒径及Zeta电位第56页
            7.3 胶束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第56-58页
    三、本章讨论第58-60页
第三章 载药胶束的体外释放实验第60-75页
    一、材料与仪器第60页
        1. 材料第60页
        2. 仪器第60页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第60-73页
        1. 紫杉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60-65页
            1.1 色谱条件第60页
            1.2 不同pH的柠檬酸缓冲液的配制第60-61页
            1.3 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紫杉醇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建立第61-63页
            1.4 不同pH缓冲溶液中紫杉醇含量测定的精密度实验第63-64页
            1.5 不同pH缓冲溶液中紫杉醇含量测定的回收率实验第64-65页
        2. 阿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65-71页
            2.1 测定波长的确定第65-66页
            2.2 方法专属性考察第66-67页
            2.3 不同pH缓冲溶液中阿霉素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建立第67-68页
            2.4 不同pH缓冲溶液中阿霉素含量测定的精密度实验第68-70页
            2.5 不同pH缓冲溶液中阿霉素含量测定的回收率实验第70-71页
        3. F127-CS/CAD/PTX载药胶束的体外释放实验第71-73页
    三、本章讨论第73-75页
第四章 载药胶束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第75-81页
    一、材料与仪器第75页
        1. 材料第75页
        2. 仪器第75页
    二、方法与结果第75-80页
        1. 细胞培养第75-76页
            1.1 细胞复苏第75页
            1.2 细胞换液第75-76页
            1.3 细胞传代第76页
            1.4 细胞计数第76页
            1.5 细胞冻存第76页
        2. 细胞毒性实验第76-78页
        3. 细胞摄取实验第78-80页
            3.1 荧光显微镜法第78-79页
            3.2 流式细胞法第79-80页
    三、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载药胶束的体内药动力学评价第81-97页
    一、材料与仪器第81页
        1. 实验动物第81页
        2. 材料第81页
        3. 仪器第81页
    二、方法与结果第81-96页
        1. 血浆中测定紫杉醇含量的方法建立第81-87页
            1.1 色谱条件第81-82页
            1.2 紫杉醇血浆样品的处理第82页
            1.3 大鼠血浆中紫杉醇测定专属性考察第82-83页
            1.4 血浆中紫杉醇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第83-84页
            1.5 精密度实验第84-85页
            1.6 回收率实验第85-87页
                1.6.1 方法回收率第85-86页
                1.6.2 提取回收率第86-87页
        2. 血浆中测定阿霉素含量的方法建立第87-93页
            2.1 色谱条件第87页
            2.2 阿霉素血浆样品的处理第87页
            2.3 大鼠血浆中阿霉素测定专属性考察第87-89页
            2.4 血浆中阿霉素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第89-90页
            2.5 精密度实验第90-91页
            2.6 回收率实验第91-93页
                2.6.1 方法回收率第91-92页
                2.6.2 提取回收率第92-93页
        3. 载药胶束的大鼠体内动力学实验第93-95页
        4. 药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第95-96页
    三、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六章 载药胶束的体内药效学评价第97-100页
    一、材料与仪器第97页
        1. 实验动物第97页
        2. 材料第97页
        3. 仪器第97页
    二、方法与结果第97-99页
        1. 荷瘤模型的建立第97页
        2. 体内药效实验第97-99页
    三、本章小结第99-100页
全文总结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8-10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影响分析
下一篇:基于胜任力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