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成人教育、业余教育论文--高等成人业余教育论文

我国普通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10页
引言第10-14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10页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的目的第10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页
        (一)研究思路第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页
    五、继续教育相关理论第12-14页
        (一)成人学习理论第12-13页
        (二)终身教育理论第13-14页
第一章 我国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内涵第14-17页
    一、我国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含义第14-15页
        (一)职业导向的教育第14页
        (二)社会生活教育第14页
        (三)扫盲教育第14页
        (四)学习型组织建设第14-15页
    二、我国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特点第15-17页
        (一)具有较强的市场性第15页
        (二)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第15页
        (三)学习时间具有灵活性第15-16页
        (四)学习内容具有针对性第16-17页
第二章 我国普通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17-23页
    一、我国普通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第17-19页
        (一)政策与法规方面第17页
        (二)经费投入方面第17-18页
        (三)质量管理方面第18页
        (四)师资结构方面第18-19页
        (五)培训类型方面第19页
    二、我国普通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第19-23页
        (一)政策不明朗,缺乏激励机制第19-20页
        (二)培训项目类型单一,开发与需求脱节第20页
        (三)对开发精品培训课程的认识不足,品牌优势不够突显第20页
        (四)缺乏专业化教师队伍,核心竞争力不够第20-21页
        (五)新媒体技术应用不足,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第21页
        (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管理第21-22页
        (七)办学模式单一,对外合作缺乏第22-23页
第三章 发达国家非学历继续教育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3-27页
    一、发达国家非学历继续教育状况第23-25页
        (一)政策与法规概况第23页
        (二)经费投入概况第23页
        (三)质量管理概况第23-24页
        (四)师资队伍概况第24页
        (五)培训类型概况第24-25页
    二、发达国家非学历继续教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25-27页
        (一)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提供强力支撑第25页
        (二)完善成本分担机制,提供经费保障第25页
        (三)整合优势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第25页
        (四)创新质量管理体系,提供重要保障第25-27页
第四章 加强我国普通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对策措施第27-35页
    一、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品牌化第27页
        (一)更新办学理念,实施品牌战略第27页
        (二)更新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第27页
    二、组建培训项目开发团队,提升研发能力第27-28页
        (一)广集优秀人才,增强项目研发“软动力”第27-28页
        (二)保障研发经费,推进培训项目研发第28页
    三、开发精品培训课程,创建培训品牌第28-30页
        (一)整合教学资源,设置特色培训课程第28-29页
        (二)应用教学资源,创建特色培训品牌第29-30页
    四、打造品牌师资队伍,提升核心竞争力第30-32页
        (一)教师招聘考核要严格化第30-31页
        (二)教师队伍构成要多元化第31页
        (三)教师团队要专业化第31页
        (四)教师团队要稳定化第31-32页
    五、加大新媒体技术应用,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第32-33页
        (一)教学媒介应用要多样化第32页
        (二)教学技术应用要创新化第32-33页
    六、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保障教学质量第33-34页
        (一)构建评价分类标准第33页
        (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第33-34页
    七、创新合作办学模式,促进成果转化第34-35页
        (一)加大合作力度,丰富教育资源第34页
        (二)建设合作办学平台,实现资源融合共享第34页
        (三)依需求开发课程,转化办学成果第34-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以武汉市H区为例
下一篇:理论·实践·策略--中国民族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特色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