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2.1 关于信息产业财务风险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关于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的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3 贝叶斯网络模型在财务风险领域的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 财务风险理论 | 第19-22页 |
2.1.1 财务风险识别 | 第19-20页 |
2.1.2 财务风险控制及管理 | 第20-22页 |
2.2 贝叶斯网络的一般理论 | 第22-25页 |
2.2.1 贝叶斯原理 | 第22页 |
2.2.2 贝叶斯网络的定义 | 第22-23页 |
2.2.3 朴素贝叶斯网络 | 第23页 |
2.2.4 构建朴素贝叶斯网络的基本方法 | 第23-25页 |
第3章 信息产业财务风险特征及因素现状分析 | 第25-34页 |
3.1 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 | 第25-26页 |
3.1.1 产业发展遵循“摩尔定理” | 第25页 |
3.1.2 知识高度密集性 | 第25页 |
3.1.3 产品的综合性和高附加值 | 第25-26页 |
3.1.4 对市场具有渗透性和引导性 | 第26页 |
3.1.5 行业风险较高 | 第26页 |
3.2 信息产业的财务风险特征 | 第26-27页 |
3.2.1 信息产业的财务特征 | 第26-27页 |
3.2.2 信息产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表现 | 第27页 |
3.3 信息产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 第27-34页 |
3.3.1 宏观因素 | 第28-30页 |
3.3.2 微观因素 | 第30-34页 |
第4章 信息产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4-46页 |
4.1 样本选择和样本来源 | 第34页 |
4.2 选取财务指标的原则 | 第34-35页 |
4.2.1 相对独立性 | 第34页 |
4.2.2 全面性 | 第34页 |
4.2.3 相关性 | 第34-35页 |
4.2.4 可理解性 | 第35页 |
4.2.5 可操作性 | 第35页 |
4.3 指标选取与筛选 | 第35-46页 |
4.3.1 初步选取指标 | 第35-40页 |
4.3.2 指标偏相关性分析 | 第40-44页 |
4.3.3 指标确定 | 第44-46页 |
第5章 朴素贝叶斯网络财务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检验 | 第46-54页 |
5.1 准备阶段 | 第47-49页 |
5.2 训练阶段 | 第49-52页 |
5.2.1 计算条件概率确定因果关系 | 第49-50页 |
5.2.2 贝叶斯网络的自我学习过程 | 第50-52页 |
5.3 应用阶段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附录B 偏相关分析结果表 | 第62-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