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时政教育的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s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1.1 提出缘由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页 |
1.4 研究概念的界定 | 第11-17页 |
1.4.1 时政 | 第11-12页 |
1.4.2 时政教育 | 第12-15页 |
1.4.3 中学德育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时政教育的德育功能分析 | 第17-24页 |
2.1 政策依据 | 第17-18页 |
2.1.1 时政教育类文件的政策依据 | 第17-18页 |
2.1.2 德育类文件的政策依据 | 第18页 |
2.2 理论支持 | 第18-20页 |
2.3 时政教育能够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 | 第20-24页 |
2.3.1 弥补德育内容的不足 | 第20-21页 |
2.3.2 时政教学媒体吸引学生 | 第21-22页 |
2.3.3 有助于德育教育常规化 | 第22页 |
2.3.4 时政教育方法具有德育教育的价值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初中学校时政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4-32页 |
3.1 初中学校时政教育的现状 | 第24-27页 |
3.1.1 时政教育的教学随意性大 | 第24-25页 |
3.1.2 学生对于接受时政教育存在认识误区 | 第25-26页 |
3.1.3 重视课内学习,轻视课外学习 | 第26-27页 |
3.2 初中学校时政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27-32页 |
3.2.1 时政教育对教学的要求比较高 | 第27-29页 |
3.2.2 教师对时政教育的重视不够 | 第29页 |
3.2.3 教师时政教育的能力尚待加强 | 第29-30页 |
3.2.4 忽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 第30页 |
3.2.5 学校落实时政教育的力度仍需加强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时政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对策探索 | 第32-44页 |
4.1 提升的时政教育能力 | 第32-38页 |
4.1.1 增强政治敏锐感 | 第32-33页 |
4.1.2 要提升时政教育材料的加工处理能力 | 第33-35页 |
4.1.3 践行“生命课堂”教学理念 | 第35-38页 |
4.2 善于挖掘时政教育方法的德育价值 | 第38-41页 |
4.2.1 一分钟时事播报法的德育价值 | 第39页 |
4.2.2 五分钟时事点评法的德育价值 | 第39-40页 |
4.2.3 热点时政专题学习法的德育价值 | 第40-41页 |
4.3 善于抓住时政教育与德育的结合点 | 第41-42页 |
4.4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时政教育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时政教育发挥德育功能的现实意义 | 第44-52页 |
5.1 对学生的积极意义 | 第44-48页 |
5.1.1 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 第44页 |
5.1.2 促使综合能力的提高 | 第44-45页 |
5.1.3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 第45-46页 |
5.1.4 有助于陶冶博爱的伦理情怀 | 第46-47页 |
5.1.5 激发创新精神 | 第47-48页 |
5.2 对教师的积极意义 | 第48-52页 |
5.2.1 有助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 第48-49页 |
5.2.2 有利于重建知识结构 | 第49-50页 |
5.2.3 有益于提升技能结构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一:学生手抄报《航天梦》 | 第55-56页 |
附录二:学生手抄报《幸福羊城梦》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