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11页 |
1.3.1 研究难点 | 第11页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11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1.4.1 组织自恋相关文献 | 第11-15页 |
1.4.2 组织承诺相关文献 | 第15-20页 |
1.4.3 组织吸引力相关文献 | 第20-25页 |
1.4.4 三个变量关系相关文献 | 第25-26页 |
1.4.5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总体研究内容与设计 | 第28-35页 |
2.1 研究的总体框架 | 第28-29页 |
2.2 总体研究内容与假设 | 第29-30页 |
2.3 总体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30-32页 |
2.3.1 研究方法 | 第30页 |
2.3.2 研究工具 | 第30-32页 |
2.4 总体研究过程与被试 | 第32-35页 |
2.4.1 研究过程 | 第32-34页 |
2.4.2 研究被试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组织自恋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 第35-46页 |
3.1 组织自恋对组织承诺影响的研究目的和假设 | 第35-36页 |
3.1.1 研究目的 | 第35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35-36页 |
3.2 组织自恋对组织承诺影响研究的工具、方法和被试 | 第36-41页 |
3.2.1 研究工具 | 第36-40页 |
3.2.2 研究方法 | 第40页 |
3.2.3 研究被试 | 第40-41页 |
3.3 组织自恋对组织承诺的影响分析 | 第41-45页 |
3.3.1 相关性分析 | 第41-42页 |
3.3.2 回归分析 | 第42-45页 |
3.4 组织自恋对组织承诺的影响讨论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组织自恋对组织吸引力的影响研究 | 第46-54页 |
4.1 组织自恋对组织吸引力的影响的研究目的和假设 | 第46-47页 |
4.1.1 研究目的 | 第46页 |
4.1.2 研究假设 | 第46-47页 |
4.2 组织自恋对组织吸引力的影响研究的工具、方法和被试 | 第47-50页 |
4.2.1 研究工具 | 第47-50页 |
4.2.2 研究方法 | 第50页 |
4.2.3 研究被试 | 第50页 |
4.3 组织自恋对组织吸引力的影响分析 | 第50-53页 |
4.3.1 相关性分析 | 第50-51页 |
4.3.2 回归分析 | 第51-53页 |
4.4 组织自恋对组织吸引力的影响讨论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组织自恋和组织承诺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54-67页 |
5.1 中介效应分析的研究目的和假设 | 第54页 |
5.1.1 研究目的 | 第54页 |
5.1.2 研究假设 | 第54页 |
5.2 中介效应分析的研究工具、方法和被试 | 第54-56页 |
5.2.1 研究工具 | 第54页 |
5.2.2 研究方法 | 第54-56页 |
5.2.3 研究被试 | 第56页 |
5.3 组织吸引力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56-66页 |
5.3.1 组织吸引力在组织自恋和组织承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57-58页 |
5.3.2 组织吸引力在傲慢自负和组织承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58-60页 |
5.3.3 组织吸引力在交际行为和组织承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60-62页 |
5.3.4 组织吸引力在自我钦羡和组织承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62-66页 |
5.4 组织吸引力的中介效应讨论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67-7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7-68页 |
6.2 对企业管理的启示和建议 | 第68-70页 |
6.2.1 形成健康组织自恋状态 | 第68-69页 |
6.2.2 培养员工组织承诺 | 第69页 |
6.2.3 提高组织吸引力 | 第69-70页 |
6.3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80页 |
附录1:组织自恋调查问卷 | 第76-78页 |
附录2:组织承诺调查问卷 | 第78-79页 |
附录3:组织吸引力调查问卷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