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

复合式路面强加筋防裂夹层结构分析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8页
        1.2.1 反射裂缝的力学分析方法第11-13页
        1.2.2 评价抵抗反射裂缝能力的试验方法第13-15页
        1.2.3 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第15-18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案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案第19-20页
第二章 复合式路面反射裂缝相关机理分析第20-25页
    2.1 反射裂缝产生及扩展机理分析第20-22页
        2.1.1 反射裂缝产生机理第20-21页
        2.1.2 反射裂缝发展过程第21-22页
    2.2 反射裂缝对路面的危害第22页
    2.3 加筋作用机理分析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AC+PCC复合式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第25-35页
    3.1 有限元法介绍第25页
    3.2 材料的三种强度准则第25-27页
        3.2.1 最大拉应力准测第26页
        3.2.2 最大剪应力准则第26页
        3.2.3 形状变化应变能屈服准则第26-27页
    3.3 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7-31页
        3.3.1 边界假定第27-28页
        3.3.2 主要力学分析指标第28页
        3.3.3 荷载模型第28-29页
        3.3.4 单元类型第29-30页
        3.3.5 网格划分第30-31页
    3.4 路面结构层计算参数确定第31-32页
    3.5 最不利荷位确定第32-33页
        3.5.1 荷载作用位置选取第32-33页
        3.5.2 不同荷位力学响应分析第33页
    3.6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设有强加筋防裂夹层的复合式路面结构荷载应力分析第35-50页
    4.1 钢丝网位置对沥青面层荷载应力分析第35-37页
    4.2 基层模量变化对沥青面层荷载应力的影响第37-40页
    4.3 土基模量变化对沥青面层荷载应力的影响第40-43页
    4.4 荷载变化对沥青面层荷载应力的影响第43-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设有强加筋防裂夹层的复合式路面结构温度应力分析第50-61页
    5.1 路面温度场理论第50-53页
        5.1.1 热传导的三种方式第50-51页
        5.1.2 温度场边界条件第51-53页
    5.2 分析计算模型与材料参数第53-56页
        5.2.1 计算模型与参数第53页
        5.2.2 边界假定第53-54页
        5.2.3 路面结构温度场第54-56页
    5.3 设有强加筋防裂夹层的复合式路面结构温度应力分析第56-60页
        5.3.1 负温度梯度下沥青面层温度应力分析第56-58页
        5.3.2 正温度梯度下沥青面层温度应力分析第58-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不同加筋材料防裂效果对比分析第61-67页
    6.1 路面结构计算参数选取第61-62页
    6.2 不同筋材加筋效果比较第62-65页
        6.2.1 AC层层底最大拉应力第62-63页
        6.2.2 AC层层底最大剪应力第63-64页
        6.2.3 PCC板板顶最大弯沉差第64-65页
    6.3 小结第65-6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7-70页
    7.1 结论第67-68页
    7.2 展望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省山区高速公路附属建筑设施工程量及造价特征分析
下一篇:干道交叉口控制群组决策与动态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