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中央苏区经济动员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意义第9页
        1.1.1 理论意义第9页
        1.1.2 现实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相关概念的理论探讨第10-11页
        1.2.2 关于中央苏区政治动员问题的研究第11-12页
        1.2.3 关于中央苏区某项经济"运动"的个案研究第12页
        1.2.4 关于中央苏区经济动员的原因、立法、策略问题的研究第12-13页
        1.2.5 关于中央苏区经济动员的比较研究第13页
        1.2.6 关于中央苏区商业动员的研究第13页
    1.3 创新之处第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页
    1.5 本文关于"经济动员"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5页
2 中央苏区经济动员的背景第15-19页
    2.1 经济动员的必要性第15-17页
    2.2 经济动员的可能性第17-19页
3 中央苏区经济动员政策及其实施第19-39页
    3.1 中央苏区的农业动员第19-27页
        3.1.1 农业生产动员第19-24页
        3.1.2 查田运动第24-27页
    3.2 中央苏区的工业动员第27-29页
    3.3 中央苏区的商业动员第29-31页
        3.3.1 中央苏区的公营商业动员第29-30页
        3.3.2 合作社商业动员第30-31页
        3.3.3 私营商业动员第31页
    3.4 中央苏区的财政动员第31-39页
        3.4.1 公债发行动员第32-35页
        3.4.2 粮食收集突击运动第35-39页
4 中央苏区经济动员的评价及对思政工作的启示第39-45页
    4.1 中央苏区经济动员的评价第39-41页
        4.1.1 经济动员工作的积极作用第39-40页
        4.1.2 经济动员工作存在的个别问题第40-41页
    4.2 中央苏区经济动员对思政工作的启示第41-45页
        4.2.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第42-43页
        4.2.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城中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以武汉市三角路社区为例
下一篇: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纪检监督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