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纪检监督机制探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1-15页
    (一)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1-12页
        1. 理论意义第11页
        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 文章创新性与不足第14-15页
二、纪检监督机构的历史沿革第15-25页
    (一) 民主革命时期:初步建立第15-17页
        1. 建党初期:初步设立机构第15-16页
        2. 土地革命时期:初步发挥作用第16页
        3.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进一步发挥作用第16-17页
    (二) 建国时期:曲折发展第17-20页
        1. 建国初期:正式设立与运行第18-19页
        2. 八大后:纪检机制运行受挫第19-20页
        3. 文革期间:名存实亡第20页
    (三) 改革开放后:重新恢复和发展第20-23页
        1. 重新设立纪检机构第20-21页
        2. 纪检监督机制与时俱进第21-22页
        3. 明确纪检职责第22-23页
    (四) 十八大后:强化纪检监督力度第23-25页
        1. 严肃执纪问责第23页
        2. 加强纪检监察系统自身建设第23-24页
        3. 强调纪、法分开第24-25页
三、纪检监督机制的构成、运行和作用第25-36页
    (一) 纪检监督机制的基本构成第25-28页
        1. 纪律检查委员会第25-27页
        2. 行政监察机关第27页
        3. 反贪污贿赂局第27-28页
        4. 预防腐败局第28页
    (二) 纪检机制的运行第28-31页
        1. 直接监督职能:申诉、检查和审理第28-29页
        2. 履行监督职责第29-30页
        3. 监督党的生活第30-31页
    (三) 纪检监督机制的重要作用第31-36页
        1. 是党的优良传统,夺取斗争胜利的重要法宝第32-33页
        2. 是规范党内政治秩序,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调节手段第33页
        3. 是构建党内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第33-34页
        4. 是督促履行社会公共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第34-36页
四、近十几年来纪检监督机制存在的不足第36-42页
    (一) 纪检执纪难第36-38页
        1. 纪检监督乏力第36页
        2. 纪检监督过于"人治化"第36-37页
        3. 纪检作风不严实第37-38页
    (二) 纪检的法制法规冗杂第38-40页
        1. 纪检法制体系不严谨第38页
        2. 纪检法制过于简单抽象第38-39页
        3. 党纪国法混淆第39-40页
    (三) 纪检监督制约没形成合力第40-42页
        1. 纪检组织独立性不强第40页
        2. 纪检监督体系相对松散第40-42页
五、加强纪检监督机制建设的思考第42-49页
    (一) 强化纪检执纪和监督第42-43页
        1. 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履行监督责任第42页
        2. 加强纪检执纪主业,努力推进"三转"第42-43页
    (二) 严明党纪党规第43-45页
        1. 健全党规第43-44页
        2. 严明细化党纪第44-45页
    (三) 夯实纪检监督机制第45-49页
        1. 加强纪检独立性第46页
        2. 规范政治行动第46-48页
        3. 引导政治文化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央苏区经济动员研究
下一篇: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权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