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基于SLAM的移动机器人室内环境感知和地图构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5页
    1.2 研究现伏第15-18页
        1.2.1 移动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移动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并行计算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4 本体论研究现状第18页
    1.3 课题来源与论文组织结构第18-19页
        1.3.1 课题来源第18页
        1.3.2 论文组织结构第18-19页
    1.4 论文创新点第19-21页
第二章 移动机器人室内SLAM系统关键技术第21-27页
    2.1 移动机器人位姿系统模型第21-23页
        2.1.1 坐标系模型第21-22页
        2.1.2 运动模型第22-23页
        2.1.3 噪声模型第23页
    2.2 SLAM中涉及关键技术第23-26页
        2.2.1 地图描述方法第23-24页
        2.2.2 激光雷达原理第24-25页
        2.2.3 数据关联第25-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粒子滤波的SLAM算法第27-38页
    3.1 算法思想第27-28页
    3.2 算法的实现第28-33页
        3.2.1 预测第29-30页
        3.2.2 更新第30-33页
        3.2.3 重采样第33页
    3.3 SLAM算法实验第33-36页
    3.4 算法优缺点分析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并行优化的SLAM算法及实现第38-49页
    4.1 并行计算介绍第38-39页
    4.2 并行计算实现方法第39-40页
        4.2.1 并行编程模型第39页
        4.2.2 GPU并行计算第39-40页
    4.3 SLAM算法的并行与优化第40-43页
        4.3.1 优化分析第41-42页
        4.3.2 优化设计第42-43页
    4.4 并行优化的实现第43-44页
    4.5 并行优化结果分析第44-48页
    4.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机器人室内环境感知的本体语义转化第49-64页
    5.1 本体论概述第50-55页
        5.1.1 本体描述语言OWL第51-52页
        5.1.2 本体构建一般步骤第52-53页
        5.1.3 本体语义转换规则第53-55页
    5.2 室内机器人环境信息的本体构建第55-57页
        5.2.1 本体构建开发工具简介第55-56页
        5.2.2 本体语义库的构建第56-57页
    5.3 室内环境数据采集第57-61页
        5.3.1 机器人地图数据信息采集第57-58页
        5.3.2 室内环境信息获取第58-61页
    5.4 基于规则的语义转换第61-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总结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数据驱动的铁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下一篇: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结构可拓设计与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