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SBR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2页
        1.2.1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第14-15页
        1.2.2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发展第15-18页
        1.2.3 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第18-21页
        1.2.4 SBR法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第21-22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第22-25页
        1.3.1 课题研究内容第22-23页
        1.3.2 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5-31页
    2.1 试验装置与仪器第25-27页
        2.1.1 动态试验装置第25-26页
        2.1.2 静态试验装置第26-27页
    2.2 试验用水及污泥第27-28页
    2.3 试验方案与分析方法第28-31页
        2.3.1 试验方案第28-29页
        2.3.2 检测指标与分析方法第29-31页
第三章 SBR同步脱氮除磷试验启动研究第31-43页
    3.1 聚磷菌的驯化与富集第31-33页
        3.1.1 系统对TP的去除情况第31-32页
        3.1.2 系统对NH_4~+-N的去除情况第32页
        3.1.3 系统对COD的去除情况第32-33页
    3.2 反硝化聚磷菌的驯化和富集第33-38页
        3.2.1 在好氧段加入缺氧段的运行效果第33-35页
        3.2.2 系统对NH_4~+-N的去除效果第35-36页
        3.2.3 系统对TP的处理效果第36页
        3.2.4 系统对COD的处理效果第36-37页
        3.2.5 系统中的反硝化聚磷现象第37-38页
    3.3 典型周期内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第38-40页
        3.3.1 典型周期内COD和TP的变化第38-39页
        3.3.2 典型周期内NH_4~+-N、NO_3~--N和NO_2~--N的变化规律第39-40页
        3.3.3 污泥驯化前后的对比第40页
    3.4 系统稳定运行的脱氮除磷效果第40-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SBR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研究第43-61页
    4.1 温度的影响第43-48页
        4.1.1 不同温度对NH_4~+-N和TP去除效果的影响第43-45页
        4.1.2 温度对COD去除的影响第45页
        4.1.3 温度对TP去除的影响第45-47页
        4.1.4 温度对NH_4~+-N去除的影响第47-48页
    4.2 曝气量的影响第48-51页
        4.2.1 不同曝气量条件下SBR的处理效果第48-49页
        4.2.2 不同曝气量对NH_4~+-N去除的影响第49-50页
        4.2.3 不同曝气量对TP去除的影响第50-51页
    4.3 pH值的影响第51-55页
        4.3.1 不同进水pH条件下系统的处理效果第52页
        4.3.2 不同进水pH值对TP去除的影响第52-54页
        4.3.3 不同进水pH值对NH_4~+-N去除的影响第54-55页
    4.4 COD浓度的影响第55-57页
        4.4.1 不同进水COD浓度下系统对COD和NH_4~+-N的去除效果第55-56页
        4.4.2 不同进水COD浓度下对TP去除的影响第56-57页
    4.5 SBR脱氮除磷系统的优化第57-59页
        4.5.1 系统对COD和NH_4~+-N的处理效果第57-58页
        4.5.2 系统对TP的处理效果第58-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SBR处理校园生活污水的研究第61-69页
    5.1 校园污水水质特点第61-62页
        5.1.1 水质分析第61页
        5.1.2 系统运行方式第61-62页
    5.2 SBR系统对校园污水的处理效果第62-64页
    5.3 外加碳源后SBR系统处理效果第64-68页
        5.3.1 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第64-65页
        5.3.2 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第65页
        5.3.3 系统对TP的去除效果第65-66页
        5.3.4 处理前后污水的颜色和SS变化第66-67页
        5.3.5 污泥性状的变化第67-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第69-71页
    6.1 结论第69页
    6.2 建议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附录第75-87页
作者简介第87-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书馆阅览室空气流动规律与污染物分布特性研究
下一篇:涡旋干式真空泵内流场和热场的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