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干式真空泵内流场和热场的模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涡旋千式真空泵特点与应用 | 第11-12页 |
1.1.1 涡旋干式真空泵的特点 | 第11-12页 |
1.1.2 涡旋干式真空泵的应用 | 第12页 |
1.2 涡旋干泵国内外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1.2.1 涡旋干式真空泵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2 涡旋干泵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课题来源与意义 | 第15-16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1.3.2 课题意义 | 第15-16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涡旋干式真空泵性能与CFD理论 | 第18-33页 |
2.1 涡旋干式真空泵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8-21页 |
2.1.1 涡旋干式真空泵结构 | 第18-19页 |
2.1.2 涡旋干泵的工作原理 | 第19页 |
2.1.3 涡旋干式真空泵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19-21页 |
2.2 涡旋干式真空泵的啮合理论 | 第21-24页 |
2.2.1 涡旋型线 | 第21-22页 |
2.2.2 圆渐开线型线的几何理论与几何参数 | 第22-23页 |
2.2.3 圆渐开线的单涡型线与三涡型线 | 第23-24页 |
2.3 涡旋干式真空泵主要参数 | 第24-26页 |
2.3.1 间隙大小 | 第24页 |
2.3.2 抽气速率 | 第24页 |
2.3.3 极限压力 | 第24页 |
2.3.4 输入功率 | 第24-26页 |
2.4 CFD基本理论 | 第26-30页 |
2.4.1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6-28页 |
2.4.2 湍流模型 | 第28-30页 |
2.4.3 定解条件 | 第30页 |
2.5 CFD分析软件 | 第30-33页 |
第3章 数值模型建立与验证 | 第33-63页 |
3.1 泵腔流动区域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33-38页 |
3.1.1 建立几何模型 | 第33-37页 |
3.1.2 网格划分 | 第37-38页 |
3.2 动网格方法 | 第38-42页 |
3.3 数值模拟基本设置 | 第42-44页 |
3.4 结果分析 | 第44-61页 |
3.4.1 抽速 | 第44-45页 |
3.4.2 压缩比 | 第45-46页 |
3.4.3 工作过程 | 第46-50页 |
3.4.4 流动过程分析 | 第50-56页 |
3.4.5 泵腔内温度场分析 | 第56-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热边界条件对涡旋泵流场及热场的影响 | 第63-80页 |
4.1 数值模型热力学边界条件 | 第63页 |
4.2 热力学边界条件对性能的影响 | 第63-65页 |
4.2.1 抽速 | 第63-64页 |
4.2.2 转矩 | 第64页 |
4.2.3 功率 | 第64-65页 |
4.3 热力学边界条件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65-71页 |
4.4 热力学边界条件对流动过程与压力场的影响 | 第71-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基于ANSYS-CFX的双向热流耦合分析 | 第80-96页 |
5.1 传热学理论基础 | 第80-83页 |
5.1.1 传热学研究对象与应用 | 第80-81页 |
5.1.2 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 第81-82页 |
5.1.3 热传递问题的数学描写 | 第82-83页 |
5.2 热流耦合概述 | 第83-85页 |
5.3 双向热流耦合模型建立 | 第85-89页 |
5.3.1 几何模型与计算网格 | 第85-87页 |
5.3.2 双向热流耦合模型建立 | 第87-89页 |
5.3.3 双向热流耦合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89页 |
5.4 涡旋定子温度场模拟分析 | 第89-93页 |
5.5 涡旋定子结构变形分析 | 第93-9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6.1 结论 | 第96-97页 |
6.2 展望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