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情绪与情感论文

藏族学生的情绪面孔识别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2-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0页
    1.1 面孔识别概念及其相关研究第13-14页
        1.1.1 基本概念第13页
        1.1.2 面孔识别的理论模型第13-14页
    1.2 情绪面孔识别及其相关研究第14-16页
        1.2.1 情绪面孔的概念第14页
        1.2.2 情绪面孔识别的相关理论及模型第14-15页
        1.2.3 情绪面孔识别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1.3 异族效应概念及其相关研究第16-20页
        1.3.1 基本概念及理论假说第16-18页
        1.3.2 异族效应的影响因素第18页
        1.3.3 异族效应的研究范式和测量标准第18-19页
        1.3.4 情绪面孔中识别的异族效应第19-20页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第20-22页
    2.1 问题提出第20-21页
    2.2 研究假设第21-22页
3 实验研究第22-44页
    3.1 实验1藏族被试对中性面孔的识别第22-31页
        3.1.1 实验目的第22页
        3.1.2 研究方法第22-24页
            3.1.2.1 被试第22页
            3.1.2.2 实验设计第22页
            3.1.2.3 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第22-23页
            3.1.2.4 实验程序第23-24页
        3.1.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4-29页
        3.1.4 讨论第29-31页
    3.2 实验2藏族被试对正性情绪面孔的识别第31-37页
        3.2.1 实验目的第31页
        3.2.2 研究方法第31页
            3.2.2.1 被试第31页
            3.2.2.2 实验设计第31页
            3.2.2.3 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第31页
            3.2.2.4 实验程序第31页
        3.2.3 实验结果第31-36页
        3.2.4 讨论第36-37页
    3.3 实验3藏族被试对负性情绪面孔的识别第37-44页
        3.3.1 实验目的第37页
        3.3.2 研究方法第37页
            3.3.2.1 被试第37页
            3.3.2.2 实验设计第37页
            3.3.2.3 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第37页
            3.3.2.4 实验程序第37页
        3.3.3 实验结果第37-42页
        3.3.4 讨论第42-44页
4 综合讨论第44-52页
    4.1 藏族学生的面孔识别总体情况第44-45页
    4.2 藏族学生的情绪面孔识别第45-46页
    4.3 群际接触质和量对情绪面孔识别的影响第46-49页
    4.4 藏族学生情绪面孔识别的理论模型第49-52页
5 创新与展望第52-53页
    5.1 创新之处第52页
    5.2 展望第52-53页
6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附录第59-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控制能力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初中生人际困扰与焦虑的关系及团体辅导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