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意义 | 第10-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1 理论背景 | 第10页 |
1.1.2 实践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问题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1.1 科学探究 | 第13页 |
2.1.2 做探究 | 第13页 |
2.1.3 “理解”探究 | 第13-14页 |
2.2 国内外科学探究观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2.2.1 国外科学探究观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2.2.2 国内科学探究观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页 |
2.2.3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第15-17页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4 研究的对象、思路与方法 | 第19-22页 |
4.1 研究的对象 | 第19-20页 |
4.1.1 知识基础 | 第19页 |
4.1.2 探究兴趣 | 第19页 |
4.1.3 思维特点 | 第19-20页 |
4.2 研究的思路 | 第20-21页 |
4.3 研究的方法 | 第21-22页 |
4.3.1 文献研究法 | 第21页 |
4.3.2 问卷调查法 | 第21页 |
4.3.3 访谈法 | 第21-22页 |
5 六年级学生对科学探究理解水平的调查 | 第22-58页 |
5.1 调查目的 | 第22页 |
5.2 调查问卷 | 第22-26页 |
5.2.1 调查问卷简介 | 第22页 |
5.2.2 科学探究观的八个维度与调查问卷议题的对应 | 第22-23页 |
5.2.3 调查问卷评分标准 | 第23-26页 |
5.3 调查问卷的效度、信度测试 | 第26-28页 |
5.3.1 调查问卷的效度测试 | 第26页 |
5.3.2 调查问卷的信度测试 | 第26-28页 |
5.4 施测过程 | 第28-29页 |
5.5 调查结果分析与处理 | 第29-46页 |
5.5.1 六年级学生科学探究理解水平总体情况分析 | 第31-32页 |
5.5.2 六年级学生科学探究理解水平各维度情况分析 | 第32-44页 |
5.5.3 六年级学生科学探究理解水平各水平情况分析 | 第44-46页 |
5.6 典型学生的访谈 | 第46-58页 |
5.6.1 理解水平高的学生的访谈 | 第47-50页 |
5.6.2 理解水平中等的学生的访谈 | 第50-54页 |
5.6.3 理解水平较差的学生的访谈 | 第54-58页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8-6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6.1.1 有意义测量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理解水平 | 第58页 |
6.1.2 小学六年级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水平 | 第58页 |
6.1.3 小学六年级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存在的典型特征和主要问题 | 第58-59页 |
6.1.4 小学六年级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水平对具体的课堂教学的启示 | 第59页 |
6.2 建议 | 第59-61页 |
6.2.1 缩小班级规模,配备科学助教 | 第59-60页 |
6.2.2 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更新教师科学探究观念 | 第60页 |
6.2.3 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 | 第60-61页 |
6.2.4 乐学善学、自主探究、勤于反思 | 第61页 |
6.3 研究的不足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