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3页 |
(四)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培养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14-21页 |
(一)社会参与能力解读 | 第14-16页 |
1.社会参与能力的含义 | 第14页 |
2.社会参与能力的构成要素 | 第14-16页 |
3.社会参与能力是思想政治课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6页 |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1.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6-17页 |
2.克服传统思想政治课弊端的需要 | 第17页 |
3.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 第17-18页 |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性 | 第18-21页 |
1.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 第18-19页 |
2.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 第19-20页 |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全面发展 | 第20-21页 |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一)生活认识论 | 第21页 |
(二)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 | 第21-22页 |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第22-23页 |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策略 | 第23-28页 |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 | 第23页 |
(二)强化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 | 第23-25页 |
(三)运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 | 第25-26页 |
(四)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 | 第26-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附录 | 第31-32页 |
后记 | 第32-3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