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13页 |
| 1.2.1 关于住房问题的研究 | 第10-11页 |
| 1.2.2 关于住房保障体系的研究 | 第11-12页 |
| 1.2.3 关于住房保障制度完善建议的研究 | 第12页 |
| 1.2.4 简要述评 | 第12-13页 |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3-15页 |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1.3.2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 1.4 研究创新 | 第15-16页 |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 2.1 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 2.1.1 农民工 | 第16页 |
| 2.1.2 农民工市民化 | 第16-17页 |
| 2.1.3 农民工保障性住房 | 第17页 |
| 2.1.4 城镇住房保障政策 | 第17-19页 |
| 2.2 住房保障的基础理论 | 第19-22页 |
| 2.2.1 住房过滤理论 | 第19-20页 |
| 2.2.2 住房梯度消费理论 | 第20-21页 |
| 2.2.3 国家干预理论 | 第21页 |
| 2.2.4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1-22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湖南省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住房保障制度现状 | 第23-27页 |
| 3.1 研究对象说明 | 第23页 |
| 3.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3-25页 |
| 3.3 湖南省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现状 | 第25-2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4章 湖南省农民工住房保障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27-37页 |
| 4.1 变量指标的选择与研究假设 | 第27-31页 |
| 4.1.1 变量指标的选择与说明 | 第27-28页 |
| 4.1.2 研究假设 | 第28-31页 |
| 4.2 模型的构建与说明 | 第31页 |
| 4.3 实证分析过程 | 第31-35页 |
| 4.3.1 交叉列联分析 | 第31-32页 |
| 4.3.2 最优尺度回归分析 | 第32-33页 |
| 4.3.3 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3-35页 |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5章 湖南省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住房保障制度的优化措施 | 第37-44页 |
| 5.1 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的优化原则 | 第37-38页 |
| 5.1.1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 第37页 |
| 5.1.2 坚持循序渐进 | 第37-38页 |
| 5.1.3 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兼顾性 | 第38页 |
| 5.1.4 坚持动态灵活的转变方式 | 第38页 |
| 5.2 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的优化建议 | 第38-43页 |
| 5.2.1 健全立法,改革户籍制度管理 | 第38-39页 |
| 5.2.2 扩大保障面,建立动态住房保障制度 | 第39-40页 |
| 5.2.3 普及宣传,建设农民工住房租赁市场 | 第40-42页 |
| 5.2.4 推行宅基地置换,多渠道保障住房供给 | 第42-43页 |
| 5.2.5 引入市场机制,公平分配保障住房 | 第43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44-45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附录A 湖南省农民工住房保障现状调查问卷 | 第50-54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