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刻书牌记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5页 |
| (一)选题缘起 | 第9页 |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五)创新之处 | 第12-15页 |
| 一、牌记及其发展演变概述 | 第15-25页 |
| (一)牌记的概念 | 第15-19页 |
| 1. 牌记的定义 | 第15-16页 |
| 2. 牌记的形式特征 | 第16-18页 |
| 3. 牌记的功用 | 第18-19页 |
| (二)牌记与其他图书辅文的比较 | 第19-21页 |
| 1. 牌记与序的异同 | 第19-20页 |
| 2. 牌记与跋的异同 | 第20页 |
| 3. 牌记与凡例的异同 | 第20-21页 |
| (三)牌记的发展演变 | 第21-25页 |
| 二、明代刻书牌记的发展及时间、地域分布 | 第25-33页 |
| (一)明代刻书牌记发展的社会背景 | 第25-27页 |
| 1. 书业的发展 | 第25-26页 |
| 2. 书业市场激烈的商业竞争 | 第26-27页 |
| 3. 版权保护意识的觉醒 | 第27页 |
| (二)明代刻书牌记的时间及地域分布 | 第27-33页 |
| 1. 明代刻书牌记的时间分布 | 第28-30页 |
| 2. 明代刻书牌记的地域分布 | 第30-33页 |
| 三、明代刻书牌记的内容分析 | 第33-39页 |
| (一)记录出版事项类牌记 | 第33-34页 |
| (二)交代出版背景类牌记 | 第34-36页 |
| (三)申明书籍版权类牌记 | 第36-39页 |
| 四、明代刻书牌记的形式特征 | 第39-45页 |
| (一)位置: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 第39-40页 |
| (二)样式:荷盖莲座式较为常见 | 第40-41页 |
| (三)数量:一书多牌记现象屡见不鲜 | 第41-42页 |
| (四)字数:趋于短小精悍的发展方向 | 第42-45页 |
| 五、明代刻书牌记发展的意义及价值 | 第45-49页 |
| (一)明代刻书牌记发展的意义 | 第45-46页 |
| 1. 树立并维护刻书者的品牌形象 | 第45页 |
| 2. 影响后世书籍的体例编排 | 第45-46页 |
| (二)明代刻书牌记的价值 | 第46-49页 |
| 1. 提供了解明代书业发展的史料 | 第46-47页 |
| 2. 版本鉴定的重要依据 | 第47-49页 |
| 结语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