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关于完善平阳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7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2.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19页
        1.3.1 国外研究进展第17页
        1.3.2 国内研究进展第17-19页
    1.4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第19-20页
第二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0-25页
    2.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概念第20-22页
        2.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第20-21页
        2.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特征第21-22页
        2.1.3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第22页
    2.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第22-25页
        2.2.1 公共产品理论第22-23页
        2.2.2 政府职责理论第23-24页
        2.2.3 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险理论第24-25页
第三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现状第25-37页
    3.1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现状第25-27页
        3.1.1 我国城乡人口及养老保险现状分析第25-26页
        3.1.2 城乡差异与区域经济差异造成现阶段新农保发展失衡第26-27页
    3.2 浙江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现状和特征第27-29页
        3.2.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基本情况第27-28页
        3.2.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特征及存在问题第28-29页
    3.3 平阳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实证研究第29-33页
        3.3.1 平阳县农村人口和经济发展情况第29-32页
        3.3.2 平阳县新农保制度内容和农民参加新农保的基本情况第32-33页
    3.4 平阳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3-37页
        3.4.1 资金筹集难度大,财务可持续性低第33页
        3.4.2 制度衔接存在问题第33-34页
        3.4.3 保障水平低、参保率不高第34-35页
        3.4.4 缺乏健全的法律规范,制度不稳定第35-37页
第四章 完善平阳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第37-40页
    4.1 合理提高农保水平,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第37页
    4.2 明确农保法律地位,保证农保工作有法可依第37-38页
    4.3 做好转移衔接工作,满足城市化进程需要第38-39页
    4.4 拓宽养老基金来源渠道,确保保险基金增值第39-40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阳华翔公司关系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双托甲鱼养殖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