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结构—认知分析--基于苏浙沪七个城市的调查数据

内容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3页
    一、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概念界定第10-13页
第二章 文献梳理与分析框架第13-24页
    一、已有研究的贡献及局限第13-16页
    二、研究反思与研究框架第16-24页
第三章 数据、变量与方法第24-33页
    一、调查基本情况第24-29页
        1. 问卷第24页
        2. 抽样第24-26页
        3. 样本基本情况第26-29页
    二、主要变量及其操作化第29-31页
        1. 主要因变量第29-30页
        2. 主要自变量第30-31页
        3. 主要控制变量第31页
    三、数据分析方法第31-33页
第四章 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与生活满意度:描述性分析第33-59页
    一、农民工的社会结构困境第33-53页
        1. 社会地位较低第33-35页
        2. 劳动权益保护付诸阙如第35-39页
        3. 居住生活条件差第39-44页
        4. 相对封闭的初级社会关系圈子第44-48页
        5. 收入水平低、经济压力大第48-53页
    二、农民工的主观社会地位第53-54页
    三、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现状第54-57页
    四、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9-75页
    一、社会结构因素对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第59页
    二、参照群体对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第59-60页
    三、社会结构和参照群体对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的对比分析第60-64页
    四、不同代际的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的比较第64-67页
    五、参照群体对社会结构决定效应的调节作用第67-73页
    六、小结第73-75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75-84页
    一、主要研究结论第75-79页
        1. 社会结构因素对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第75-77页
        2. 参照群体同样对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第77-78页
        3. 不同代际的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存在重要差别第78-79页
    二、讨论第79-81页
        1. 参照群体引入生活满意度研究的重要性第79-80页
        2. 从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看中国城镇化的道路选择第80-81页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第81-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后记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州市辅警队伍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公共服务外包中的政府责任研究--面向常州城乡居民医保资金购买商业保险案例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