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25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5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0-14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2-2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2-2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第一章 关键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梳理 | 第25-41页 |
一.关键概念 | 第25-34页 |
(一)政府责任 | 第25-28页 |
(二)公共服务外包 | 第28-29页 |
(三)医疗保障 | 第29-30页 |
(四)医疗保险体系 | 第30-32页 |
(五)基本医疗保险 | 第32-33页 |
(六)医疗保险资金 | 第33-34页 |
二.基础理论 | 第34-41页 |
(一)福利经济学 | 第35-36页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36-37页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7-38页 |
(四)服务外包理论 | 第38-41页 |
第二章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中的受托责任框架 | 第41-49页 |
一.福利经济学中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责任体系 | 第41-43页 |
(一)福利多元责任 | 第41页 |
(二)公平与效率责任 | 第41-42页 |
(三)资源配置的责任 | 第42-43页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责任体系 | 第43-44页 |
(一)制度制定的责任 | 第43页 |
(二)秩序监管的责任 | 第43-44页 |
(三)决策规划的责任 | 第44页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责任体系 | 第44-45页 |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责任 | 第44-45页 |
(二)建立―有效供给‖的服务责任 | 第45页 |
(三)建立―责任多重‖的服务责任 | 第45页 |
四.服务外包理论中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责任体系 | 第45-46页 |
(一)筹集经费补贴的责任 | 第45-46页 |
(二)培育组织发展的责任 | 第46页 |
(三)建立评估机制的责任 | 第46页 |
五.适应中国管理情境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受托责任框架 | 第46-49页 |
(一)中国管理情境 | 第46-47页 |
(二)政府受托责任框架模型 | 第47-49页 |
第三章 常州职工医保闲余资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项目实施过程 | 第49-55页 |
一.项目动因 | 第49-50页 |
二.实施过程 | 第50-54页 |
(一)主要内容 | 第50-51页 |
(二)保障范围及标准 | 第51-53页 |
(三)调节机制 | 第53-54页 |
三.当前成效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常州案例中政府服务外包责任分担现状 | 第55-60页 |
一.法律责任的履职状态分析 | 第55-56页 |
二.社会责任的履职状态分析 | 第56页 |
三.经济责任的履职状态分析 | 第56-57页 |
四.监管责任的履职状态分析 | 第57-58页 |
五.政府受托公共服务外包责任评估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第60-70页 |
一.常州案例的结论 | 第60-63页 |
(一)法律责任上的缺失 | 第60页 |
(二)社会责任上的缺失 | 第60页 |
(三)经济责任上的缺失 | 第60-62页 |
(四)监管责任上的缺失 | 第62-63页 |
二.常州案例的启示 | 第63-70页 |
(一)法律责任的启示 | 第64-65页 |
(二)社会公平的启示 | 第65-67页 |
(三)财政扶助的启示 | 第67-68页 |
(四)监督管理的启示 | 第68-70页 |
第六章 公共服务外包中政府责任分担的建议 | 第70-76页 |
一.健全政府法律责任 | 第71-72页 |
二.强化政府社会责任 | 第72-73页 |
三.完善政府经济责任 | 第73-74页 |
四.规范政府监管责任 | 第74-76页 |
结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