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2-21页 |
1.1 立题背景 | 第12页 |
1.2 植物多酚概述 | 第12-17页 |
1.2.1 植物多酚简介 | 第12-14页 |
1.2.2 植物多酚的提取方法 | 第14-15页 |
1.2.3 植物多酚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 第15-17页 |
1.3 蔓越莓的营养保健功效 | 第17-19页 |
1.3.1 营养成分及功能 | 第17-18页 |
1.3.2 蔓越莓的保健功能 | 第18-19页 |
1.4 多酚对于肠道免疫作用研究 | 第19-20页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页 |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23页 |
2.1.1 原料 | 第21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2.1.3 仪器与设备 | 第22-23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3-29页 |
2.2.1 蔓越莓提取物制备条件优化研究 | 第23-25页 |
2.2.2 蔓越莓提取物稳定性研究 | 第25-26页 |
2.2.3 蔓越莓提取物成分鉴定(HPLC-EIS-Q-TOF MS) | 第26-27页 |
2.2.4 蔓越莓提取物对Caco-2 细胞紧密连接作用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5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9页 |
3.1 蔓越莓提取物制备条件优化 | 第29-33页 |
3.1.1 最佳提取溶剂的确定 | 第29页 |
3.1.2 最佳乙醇体积分数的确定 | 第29-30页 |
3.1.3 最佳乙酸质量分数的确定 | 第30-32页 |
3.1.4 最佳提取时间的确定 | 第32-33页 |
3.2 蔓越莓提取物的稳定性研究 | 第33-43页 |
3.2.1 加热温度和时间对蔓越莓提取物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37页 |
3.2.2 p H对蔓越莓提取物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3 光照对蔓越莓提取物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第39-43页 |
3.3 蔓越莓提取物成分鉴定 | 第43-45页 |
3.3.1 液相色谱图分析 | 第43页 |
3.3.2 质谱图分析 | 第43-45页 |
3.4 蔓越莓提取物对Caco-2 细胞紧密连接作用的影响 | 第45-49页 |
3.4.1 细胞毒性测定 | 第45-46页 |
3.4.2 蔓越莓提取物对于Caco-2 细胞的抗炎作用 | 第46-49页 |
4 讨论 | 第49-52页 |
4.1 蔓越莓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49页 |
4.2 蔓越莓提取物的氧化稳定性 | 第49-50页 |
4.3 蔓越莓提取物中多酚的组成 | 第50-51页 |
4.4 蔓越莓提取物对于Caco-2 细胞炎症的影响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附录A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