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理论背景 | 第10页 |
1.1.2 政策背景 | 第10-11页 |
1.1.3 现实背景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相关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2.2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界定 | 第13-14页 |
1.2.3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特征 | 第14页 |
1.2.4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致因 | 第14-16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20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18页 |
2.2.2 问卷调查法 | 第18-19页 |
2.2.3 访谈调查法 | 第19页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19-20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0-42页 |
3.1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 | 第20-23页 |
3.1.1 初级中学阶段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频数频发 | 第20-21页 |
3.1.2 初级中学阶段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来源形式多样 | 第21-22页 |
3.1.3 初级中学阶段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来源项目广泛 | 第22-23页 |
3.2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特征 | 第23-25页 |
3.2.1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地区个性化 | 第23-24页 |
3.2.2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主体多样化 | 第24页 |
3.2.3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内容复杂化 | 第24-25页 |
3.2.4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影响多重性 | 第25页 |
3.3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致因 | 第25-34页 |
3.3.1 学校责任事故 | 第26-27页 |
3.3.2 教师责任事故 | 第27-30页 |
3.3.3 学生责任事故 | 第30-33页 |
3.3.4 第三方责任事故 | 第33页 |
3.3.5 混合型责任事故 | 第33-34页 |
3.4.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 | 第34-36页 |
3.4.1 过错责任原则 | 第34-35页 |
3.4.2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 第35页 |
3.4.3 无过错责任原则 | 第35-36页 |
3.4.4 公平责任原则 | 第36页 |
3.5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规避 | 第36-42页 |
3.5.1 观念层面 | 第36-37页 |
3.5.2 制度层面 | 第37-38页 |
3.5.3 管理层面 | 第38-42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42-44页 |
4.1 结论 | 第42页 |
4.2 建议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A 《张家口市初级中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调查分析》学生调查问卷 | 第46-50页 |
附录B 《张家口市初级中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调查分析》体育教师调查问卷 | 第50-53页 |
附录C 体育教师访谈提纲 | 第53-54页 |
附录D 学生家长访谈提纲 | 第54-55页 |
附录E 学校校医访谈提纲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