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车辆设备论文

基于能量转移的城轨交通电池储能系统动态阈值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致谢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2. 城轨储能装置发展与应用第13-16页
    1.3. 地面式电池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第16-19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2 含电池储能系统的城轨交通供电系统仿真第21-35页
    2.1 配置电池储能系统的城轨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整体模型第21-30页
        2.1.1 牵引变电所模型第22-24页
        2.1.2 列车模型第24-27页
        2.1.3 电池储能系统模型第27-30页
    2.2 配置电池储能系统的城轨牵引供电系统第30-31页
    2.3 仿真与实验验证第31-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3 城轨交通牵引供电系统能量流动分析第35-49页
    3.1 城轨交通牵引供电系统能量流动第35-38页
    3.2 未安装储能系统时城轨交通能量流动第38-40页
    3.3 安装储能系统后城轨交通能量流动第40-46页
        3.3.1 储能系统充电阈值对能量流动影响分析第42-44页
        3.3.2 储能系统放电阈值对能量流动影响分析第44-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9页
4 基于能量转移的电池储能系统动态阈值能量管理策略第49-63页
    4.1 控制目标及整体控制框图第49-50页
    4.2 基于能量转移的放电阈值在线调整模块第50-53页
        4.2.1 SOC_(ref)计算模块第51-52页
        4.2.2 基于SOC跟踪的放电阈值动态调整模块第52-53页
    4.3 充放电阈值离线优化模块第53-55页
    4.4 仿真验证及分析第55-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5 控制策略实验验证第63-73页
    5.1 实验平台第63-65页
    5.2 SOC估算实验第65-66页
    5.3 基于能量转移的放电阈值动态调整策略第66-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结论第73-74页
    6.2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9-8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需求非限化的高速铁路客运收益管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源图像融合的铁路异物侵限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