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语并州片音韵比较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晋语并州片简介及其语音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晋语并州片简介 | 第9-10页 |
·晋语并州片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本文的研究范围、目的、意义、方法及材料来源 | 第10-15页 |
·研究范围和材料来源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 | 第12-15页 |
2. 晋语并州片原始语的重构 | 第15-48页 |
·声母 | 第15-27页 |
·晋语并州片方言原始语的声母系统 | 第15页 |
·原始语声母在各方言中的对应形式 | 第15-24页 |
·声母对应小结 | 第24-27页 |
·韵母 | 第27-45页 |
·晋语并州片方言原始语的韵母系统 | 第27页 |
·原始语韵母在各方言中的韵母形式 | 第27-43页 |
·韵母对应小结 | 第43-45页 |
·声调 | 第45-48页 |
·晋语并州片方言原始语的声调系统 | 第45-47页 |
·声调对应形式小结 | 第47-48页 |
3 结论 | 第48-51页 |
·晋语并州片方言的特点 | 第48-49页 |
·历史比较法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的优点和问题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1 交城、平遥、祁县、太原、孝义音系 | 第53-59页 |
附录2 交城、平遥、祁县、太原、孝义字音对照 | 第59-130页 |
后记 | 第130-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