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1 数字微流控芯片的简介 | 第10-15页 |
1.1.1 数字微流控芯片的定义 | 第11-12页 |
1.1.2 液滴受电机械力作用物理模型 | 第12-14页 |
1.1.3 数字微流控芯片的特点及优势 | 第14-15页 |
1.2 数字微流控芯片的应用进展 | 第15-19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2 数字液滴微反应器的平台构建 | 第20-35页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0-21页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1.3 实验试剂预处理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8页 |
2.2.1 集成式数字液滴操控系统 | 第21-22页 |
2.2.2 数字芯片的图案设计和掩膜制作 | 第22-24页 |
2.2.3 芯片下极板的制备 | 第24-25页 |
2.2.4 数字芯片上极盖板的制备 | 第25-26页 |
2.2.5 数字芯片的绝缘配方工艺 | 第26-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4页 |
2.3.1 数字液滴微反应芯片通量规模的改变 | 第28-29页 |
2.3.2 数字液滴微反应器控制系统与系统集成的变化 | 第29-31页 |
2.3.3 数字液滴芯片绝缘配方工艺的标准化 | 第31-32页 |
2.3.4 数字微流控芯片的制备 | 第32页 |
2.3.5 液滴在96电极数字芯片上的简单驱动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数字微流控芯片上液滴操控的基本技术 | 第35-47页 |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6-37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36-37页 |
3.1.3 实验试剂预处理 | 第3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7-42页 |
3.2.1 数字芯片上液滴的导入与回收 | 第37-39页 |
3.2.2 液滴路径的规划计算机程序实现 | 第39-41页 |
3.2.3 数字芯片上液滴的捕获技术 | 第41-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3.3.1 数字芯片上液滴的自动导入与回收性能考察 | 第42-44页 |
3.3.2 数字芯片上液滴的裂分与融合 | 第44-45页 |
3.3.3 数字芯片上液滴的捕获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数字微流控芯片上蛋白吸附问题的研究 | 第47-60页 |
4.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48-49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48-49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4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9-52页 |
4.2.1 对超疏水层ZXL-SS-02的探索 | 第49-50页 |
4.2.2 铬板芯片上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接触角测试 | 第50-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4.3.1 超疏水层ZXL-SS-02的性能测试 | 第52-53页 |
4.3.2 铬板上不同表面活性剂性能的考察 | 第53-55页 |
4.3.3 PCB板上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考察 | 第55-58页 |
4.3.4 两种板材芯片的综合对比和评价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