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航空运输经济论文--中国航空运输论文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的结构分析与空间集聚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1.1 研究背景第14-23页
        1.1.1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发展现状第14-16页
        1.1.2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第16-21页
        1.1.3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21-23页
    1.2 研究意义第23-2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4-29页
        1.3.1 复杂网络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1.3.2 航空网络的研究现状第25-27页
        1.3.3 交通网络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现状第27页
        1.3.4 网络的空间集聚问题的研究现状第27-28页
        1.3.5 文献述评第28-29页
    1.4 研究设计第29-32页
        1.4.1 研究思路第29页
        1.4.2 研究内容第29-30页
        1.4.3 研究方法第30-31页
        1.4.4 技术路线第31-32页
第二章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的拓扑结构第32-43页
    2.1 复杂网络的部分统计指标第32-33页
    2.2 样本描述第33-34页
    2.3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的拓扑结构分析第34-42页
        2.3.1 CCAN的节点的度及其分布第34-39页
        2.3.2 CCAN的平均路径长度与网络效率第39-40页
        2.3.3 CCAN的脆弱性与群聚系数第40-42页
    2.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的中心化第43-59页
    3.1 航空网络中心化的方法与实践第43-50页
        3.1.1 网络中心化处理的定义及量化指标选取的原则第43-44页
        3.1.2 CCAN的中心化指标及网络的处理第44-49页
        3.1.3 CCAN部分节点的中心化指标第49-50页
    3.2 不同指标的中心化程度比较第50-52页
    3.3 CCAN节点攻击比较第52-56页
        3.3.1 根据效率指标设计网络中心化攻击方案第52-53页
        3.3.2 基于ID、IC、IB、IFB方式的攻击第53-54页
        3.3.3 基于RD、RC、RB、RF B方式的攻击第54-56页
        3.3.4 分析和结论第56页
    3.4 CCAN的主要节点的特征总结第56-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航空网络节点演化影响因素及竞争力建模第59-78页
    4.1 演化的基本概念及复杂网络的演化第59-62页
        4.1.1 演化的基本概念第59页
        4.1.2 复杂网络的演化模型第59-62页
    4.2 以长三角地区机场群为例判别CCAN节点演化影响因素第62-69页
        4.2.1 长三角地区及区域机场建设与发展第63-66页
        4.2.2 长三角地区航空网络节点演化的宏观影响因素第66-69页
    4.3 航空网络节点演化竞争力模型第69-77页
        4.3.1 长三角地区机场演化宏观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第70-76页
        4.3.2 模型统计结果第76-77页
    4.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基于CCAN的争当操纵者四方博弈模型第78-86页
    5.1 复杂网络的演化博弈第78-79页
        5.1.1 复杂网络的演化博弈框架第78页
        5.1.2 争当少数者博弈模型与局中人演化争当少数者博弈模型第78-79页
    5.2 基于CCAN的争当操纵者四方博弈模型第79-83页
        5.2.1 航空网络模型的四方参与者第79-80页
        5.2.2 争当操纵者四方博弈模型算法设计第80-83页
    5.3 争当操纵者四方博弈模型仿真第83-84页
        5.3.1 仿真数据来源第83页
        5.3.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83-84页
    5.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六章 航空网络的空间集聚与市场潜能第86-100页
    6.1 市场潜能及其空间分布第86-88页
        6.1.1 市场潜能的基本含义第86页
        6.1.2 市场潜能的空间分布第86-88页
    6.2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空间集聚的计量分析第88-96页
        6.2.1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空间集聚的特征性事实第88-90页
        6.2.2 航空网络空间集聚理论模型第90-91页
        6.2.3 计量模型的设定第91-92页
        6.2.4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结果第92-96页
    6.3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空间集聚的计量方法及实证结果第96-99页
        6.3.1 计量方法第96-97页
        6.3.2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97-99页
    6.4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七章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的中心—外围模式第100-117页
    7.1 中心—外围理论第100-101页
    7.2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中心—外围”模式的特征分析第101-106页
        7.2.1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的“中心—外围”分布状态第101页
        7.2.2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中心—外围”模式的形成影响因素第101-105页
        7.2.3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中心—外围”模式的特点第105-106页
        7.2.4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的“中心—外围”理论模型第106页
    7.3 中国民用航空网络“中心—外围”模式的计量分析第106-116页
        7.3.1 计量模型的设定及数据说明第106-108页
        7.3.2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结果第108-112页
        7.3.3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112-115页
        7.3.4 中心节点对航空网络节点发展影响的距离依赖第115-116页
    7.4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17-120页
    8.1 主要研究结论第117-118页
    8.2 创新之处第118-119页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1页
致谢第131-13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现场暴露试验与室内耐久性试验之间相关性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下一篇:涡旋压缩机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型线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