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论文--压缩机、压气机论文

涡旋压缩机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型线理论研究

致谢第9-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23-34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第23-26页
    1.2 研究汽车空调涡旋压缩机型线的意义第26-27页
        1.2.1 汽车空调压缩机使用的特殊性第26页
        1.2.2 汽车空调涡旋压缩机型线研究的必要性第26-27页
        1.2.3 汽车空调涡旋压缩机制造现状第27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7-30页
        1.3.1 涡旋压缩机型线设计理论第27-28页
        1.3.2 第一类型线设计第28-29页
        1.3.3 第二类型线修正第29页
        1.3.4 圆弧加直线修正型线研究现状第29-30页
    1.4 本文课题来源和背景第30-31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1-32页
    1.6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32-33页
    1.7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二章 汽车空调涡旋压缩机型线修正概述第34-40页
    2.1 引言第34页
    2.2 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第34-35页
        2.2.1 基元容积与工作原理第34-35页
        2.2.2 涡旋压缩机工作特点第35页
    2.3 涡旋压缩机型线始端修正第35-39页
        2.3.1 渐开线型涡旋压缩机始端干涉第36页
        2.3.2 涡旋压缩机齿端修正的基本原则第36-37页
        2.3.3 涡旋压缩机齿端修正的方法第37-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直线加圆弧修正型线汽车空调涡旋压缩机几何特征第40-49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修正角第40页
    3.3 直线加圆弧修正型线涡旋压缩机基本参数第40-42页
        3.3.1 涡旋体渐开线方程第41页
        3.3.2 渐开线型线参数第41页
        3.3.3 涡旋参数设计第41-42页
    3.4 双圆弧修正(PMP型线)几何特点第42-44页
    3.5 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型线几何特点第44-46页
        3.5.1 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相较圆弧修正偏移量△r第44-45页
        3.5.2 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型线几何特征第45-46页
    3.6 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型线特征参数第46-48页
        3.6.1 修正偏移量△r第46-47页
        3.6.2 修正角β第47-48页
    3.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型线压缩腔数学模型第49-60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主轴转角、吸气角、修正部分侵入角和脱啮角第49-52页
        4.2.1 主轴转角第49-50页
        4.2.2 吸气角第50页
        4.2.3 修正部分侵入角第50页
        4.2.4 脱啮角第50-52页
        4.2.5 影响脱啮角大小的因素第52页
    4.3 任意圈数涡旋压缩机压缩腔对数第52-54页
    4.4 压缩腔工作容积第54-58页
        4.4.1 吸气容积第54页
        4.4.2 第二压缩腔容积第54-55页
        4.4.3 中心压缩腔容积第55-58页
    4.5 数学模型验证第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实际排气角与排气孔口计算方法第60-68页
    5.1 引言第60页
    5.2 实际排气角第60-61页
    5.3 实际排气角计算第61-63页
        5.3.1 修正后始端壁厚增加的容积第61-62页
        5.3.2 中心压缩腔容积第62页
        5.3.3 实际排气角计算第62-63页
    5.4 实际排气角与脱啮角比较第63页
    5.5 排气口设计第63-66页
    5.6 修正型线始端最大壁厚长度第66-67页
    5.7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型线涡旋压缩机气体力第68-87页
    6.1 引言第68页
    6.2 气体力分析与计算第68-78页
        6.2.1 切向力第71-73页
        6.2.2 径向力第73-74页
        6.2.3 轴向力第74-78页
    6.3 基于UG的圆弧加直线修正型线涡旋压缩机动平衡分析和二次开发第78-86页
        6.3.1 动平衡分析策略第79页
        6.3.2 涡旋曲线基于图形化模板的参数设计第79-80页
        6.3.3 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涡旋型线及涡旋体第80-81页
        6.3.4 基于UG/VC++的涡旋式压缩机动平衡分析第81-86页
    6.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七章 任意圈数涡旋压缩机的仿真第87-101页
    7.1 引言第87页
    7.2 仿真技术第87-88页
    7.3 仿真工具、目标和参数第88-90页
        7.3.1 仿真工具第88-89页
        7.3.2 仿真目标第89页
        7.3.3. 仿真参数第89-90页
        7.3.4 仿真约束条件第90页
    7.4 仿真系统第90页
    7.5 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第90-97页
    7.6 修正角讨论第97-99页
    7.7 连接点与修正点应力分析第99-100页
    7.8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八章 对称圆弧加直线型线涡旋压缩机实验样机研制和实验研究第101-112页
    8.1 引言第101页
    8.2 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型线涡旋压缩机样机加工分析第101-102页
    8.3 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型线涡旋压缩机图纸第102-103页
    8.4 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型线涡旋压缩机样机研制第103-105页
    8.5 对称圆弧加直线修正型线涡旋压缩机样机性能测试第105-111页
        8.5.1 性能测试条件与实验检测第106页
        8.5.2 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第106-111页
    8.6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第112-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的结构分析与空间集聚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