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2.1 国内外监管资本套利动因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内外监管资本套利模式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1.2.3 国内外监管资本套利影响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9-20页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0-21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及其模式 | 第21-37页 |
2.1 商业银行资本分类 | 第21-25页 |
2.1.1 账面资本、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 | 第21-24页 |
2.1.2 三种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 第24-25页 |
2.2 监管资本套利的相关概念 | 第25-29页 |
2.2.1 监管套利与监管资本套利 | 第25-26页 |
2.2.2 监管资本套利的原理 | 第26-27页 |
2.2.3 监管资本套利的动因 | 第27-28页 |
2.2.4 监管资本套利的法律性质 | 第28-29页 |
2.3 监管资本套利的模式 | 第29-36页 |
2.3.1 传统监管资本套利模式 | 第29-32页 |
2.3.2 合成监管资本套利模式 | 第32-34页 |
2.3.3 我国监管资本套利模式 | 第34-36页 |
2.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巴塞尔协议》与监管资本套利 | 第37-49页 |
3.1 《巴塞尔协议I》与监管资本套利 | 第37-39页 |
3.2 《巴塞尔协议Ⅱ》与监管资本套利 | 第39-41页 |
3.3 《巴塞尔协议Ⅲ》与监管资本套利 | 第41-44页 |
3.4“中国版”《巴塞尔协议》与监管资本套利 | 第44-48页 |
3.5 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理论研究 | 第49-58页 |
4.1 资本计量的理论基础 | 第49-50页 |
4.2 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的计量 | 第50-55页 |
4.3 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的背离及监管资本套利 | 第55-57页 |
4.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实证分析 | 第58-70页 |
5.1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 第58-60页 |
5.1.1 变量选取 | 第58-59页 |
5.1.2 模型设定 | 第59-60页 |
5.2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5.2.1 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60-62页 |
5.2.2 回归分析 | 第62-64页 |
5.3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分析 | 第64-69页 |
5.4 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对策建议 | 第70-73页 |
6.1 完善监管制度 | 第70页 |
6.2 缩小监管制度间的差异性 | 第70-71页 |
6.3 加强对资产证券化过程的监管 | 第71页 |
6.4 引导合理的监管资本套利行为 | 第71-72页 |
6.5 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1、结论 | 第73-74页 |
2、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