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5-2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1.2.1 对金融网络结构的研究 | 第17-19页 |
1.2.2 对银行风险传染的研究 | 第19-22页 |
1.2.3 关于病毒传播理论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22-2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页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24-25页 |
1.5 文章基本框架 | 第25-26页 |
第2章 复杂网络理论和银行风险传染理论概述 | 第26-40页 |
2.1 复杂网络理论概述 | 第26-32页 |
2.1.1 复杂网络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26页 |
2.1.2 复杂网络的特征 | 第26-28页 |
2.1.3 复杂网络的基本类型 | 第28-32页 |
2.2 复杂网络上的病毒传播 | 第32-37页 |
2.2.1 病毒传播模型 | 第32-34页 |
2.2.2 非均匀网络中的病毒传播机制 | 第34-35页 |
2.2.3 采用SIS模型研究银行风险传染的合理性 | 第35-37页 |
2.3 复杂网络上的免疫策略 | 第37-39页 |
2.3.1 随机免疫 | 第37-38页 |
2.3.2 目标免疫 | 第38-39页 |
2.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银行网络的构建和风险传染模拟分析 | 第40-54页 |
3.1 银行风险传染的定义和风险传染渠道 | 第40-43页 |
3.1.1 银行风险传染的定义 | 第40-41页 |
3.1.2 银行风险传染渠道 | 第41-43页 |
3.2 银行加权无标度网络的构建 | 第43-47页 |
3.3 银行加权网络数值模拟 | 第47-48页 |
3.4 基于SIS模型银行风险传染仿真模拟 | 第48-53页 |
3.4.1 银行风险传播规则 | 第49-51页 |
3.4.2 银行风险传染模拟结果 | 第51-53页 |
3.5 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银行网络风险传染免疫策略分析 | 第54-69页 |
4.1 免疫规则以及模拟参数设定 | 第54-55页 |
4.1.1 免疫规则 | 第54页 |
4.1.2 模拟参数设定 | 第54-55页 |
4.2 银行风险传染免疫策略模拟及分析 | 第55-63页 |
4.2.1 免疫策略模拟 | 第55-62页 |
4.2.2 免疫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4.3 银行风险传染免疫策略的实证检验 | 第63-68页 |
4.3.1 我国银行网络结构可视化分析 | 第63-66页 |
4.3.2 我国银行风险传染免疫策略的实证检验 | 第66-68页 |
4.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关于防范银行网络风险传染的建议 | 第69-74页 |
5.1 危机前的预防机制 | 第69-71页 |
5.2 危机后的应急机制 | 第71-73页 |
5.3 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1、结论 | 第74-75页 |
2、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