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车削加工及车床(旋床)论文--程序控制车床和数控车床论文

基于加工表面形貌的数控车床误差辨识方法与仿真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8-33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8-19页
    1.2 数控机床误差建模技术研究现状第19-22页
    1.3 数控机床误差辨识技术研究现状第22-28页
        1.3.1 机床误差测量方法的分类第22-23页
        1.3.2 非切削误差辨识技术研究现状第23-25页
        1.3.3 加工测试误差辨识技术研究现状第25-28页
    1.4 车削表面形貌建模研究现状第28-30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论文总体框架第30-33页
第2章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的数控车床综合运动误差建模第33-48页
    2.1 引言第33页
    2.2 车削加工系统误差来源分析第33-34页
    2.3 多体系统运动学误差建模理论基础第34-41页
        2.3.1 多体系统描述方法第34-36页
        2.3.2 典型体描述方法第36-41页
    2.4 数控车床综合运动误差建模第41-47页
        2.4.1 数控车床拓扑结构描述及坐标系建立第41-42页
        2.4.2 数控车床误差元素分析第42-43页
        2.4.3 相邻体之间的坐标变换矩阵第43-46页
        2.4.4 数控车床综合运动误差模型第46-47页
    2.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车削表面三维形貌预测第48-63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车削表面三维形貌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第48-50页
        3.2.1 车削表面成形过程第48-49页
        3.2.2 车削表面三维形貌影响因素第49-50页
    3.3 外圆车削表面三维形貌预测模型第50-57页
        3.3.1 理想条件下刀具运动轨迹第50-52页
        3.3.2 外圆车削表面三维形貌生成过程第52-57页
    3.4 端面车削表面三维形貌预测模型第57-62页
        3.4.1 理想条件下刀具运动轨迹第57-58页
        3.4.2 端面车削表面三维形貌生成过程第58-60页
        3.4.3 端面车削表面三维形貌仿真第60-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相对振动对车削表面的影响及其辨识方法第63-90页
    4.1 引言第63-64页
    4.2 相对振动对端面车削表面形貌的影响第64-71页
        4.2.1 “频率比”对工件表面纹理形成的影响第67-69页
        4.2.2 相对振动对端面车削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第69-71页
    4.3 刀具-工件相对振动辨识方法第71-83页
        4.3.1 二维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第72-78页
        4.3.2 特征表面形貌辨识第78-79页
        4.3.3 切削表面二维截面轮廓特征分析第79-83页
    4.4 切削表面刀具与工件间相对振动辨识仿真实例第83-89页
    4.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5章 车床导轨移动副运动误差辨识方法第90-104页
    5.1 引言第90页
    5.2 基于外圆车削表面的Z轴导轨移动副运动误差辨识第90-98页
        5.2.1 外圆车削误差分析第90-92页
        5.2.2 传统Z轴导轨移动副运动误差辨识方法第92-94页
        5.2.3 基于自加工芯棒的Z轴导轨移动副运动误差辨识方法第94-95页
        5.2.4 仿真实验第95-98页
    5.3 基于端面车削表面的X轴导轨移动副运动误差辨识第98-103页
        5.3.1 端面车削误差分析第98-99页
        5.3.2 X轴导轨移动副运动误差辨识方法第99-100页
        5.3.3 仿真实验第100-103页
    5.4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6章 系统开发与实验第104-120页
    6.1 引言第104页
    6.2 基于切削表面形貌的数控车床误差辨识系统开发第104-107页
        6.2.1 系统构成第104页
        6.2.2 刀具与工件间相对振动辨识模块设计与实现第104-106页
        6.2.3 X轴导轨移动副运动误差辨识模块设计与实现第106-107页
        6.2.4 Z轴导轨移动副运动误差辨识模块设计与实现第107页
    6.3 车床导轨移动副运动误差辨识实验第107-119页
        6.3.1 X轴导轨移动副运动误差辨识实验与验证第108-114页
        6.3.2 Z轴导轨移动副运动误差辨识实验与验证第114-119页
    6.4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20-122页
    7.1 全文总结第120-121页
    7.2 展望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3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和铝钐金属玻璃体系的计算研究
下一篇:唾液酸介导药物递送系统的急性肾损伤靶向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