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玻璃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V2O5-P2O5-Bi2O3系低熔点玻璃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低熔点玻璃粉的分类第11-12页
    1.3 玻璃粉的性能要求第12-14页
    1.4 无铅低熔点玻璃粉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1.4.1 铋酸盐玻璃第14-15页
        1.4.2 硼酸盐玻璃第15-16页
        1.4.3 钒酸盐玻璃第16-17页
        1.4.4 磷酸盐玻璃第17-18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18-20页
        1.5.1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18页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8-20页
2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成分的设计及制备工艺第20-32页
    2.1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主成分的选择第20-22页
    2.2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主成分含量的设计第22-23页
        2.2.1 V_2O_5含量的设计第22页
        2.2.2 P_2O_5含量的设计第22页
        2.2.3 Bi_2O_3含量的设计第22-23页
    2.3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添加成分的选择与含量设计第23-26页
        2.3.1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添加成分的选择第23-25页
        2.3.2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添加成分含量的设计第25-26页
    2.4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粉的制备工艺第26-28页
        2.4.1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粉制备方法的选择第26-27页
        2.4.2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粉的制备流程第27-28页
    2.5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制备的实验方案第28-30页
        2.5.1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主成分实验设计方案第28-29页
        2.5.2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添加成分的实验设计方案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2页
3 样品的制备方法及测试第32-38页
    3.1 实验试剂第32-33页
    3.2 实验所需设备第33页
    3.3 样品制备方法第33-35页
        3.3.1 热膨胀测试样品的制备第33页
        3.3.2 铜导电浆料的制备第33-34页
        3.3.3 导电铜膜的制备第34-35页
    3.4 样品测试第35-37页
        3.4.1 玻璃转变温度、软化温度的测定第35页
        3.4.2 线膨胀系数的测试第35-36页
        3.4.3 化学稳定性的测试第36页
        3.4.4 玻璃的XRD测试第36-37页
        3.4.5 铜导电膜的SEM测试第37页
        3.4.6 铜导电膜的电阻率测试第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的性能研究第38-66页
    4.1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主成分配比的确定第38-39页
    4.2 添加成分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转变温度、软化温度的影响第39-50页
        4.2.1 Na_2O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转变温度、软化温度的影响第40-41页
        4.2.2 Li_2O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转变温度、软化温度的影响第41-44页
        4.2.3 CuO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转变温度、软化温度的影响第44-46页
        4.2.4 Sb_2O_3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转变温度、软化温度的影响第46-47页
        4.2.5 B_2O_3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转变温度、软化温度的影响第47-50页
    4.3 添加成分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第50-54页
        4.3.1 Na_2O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线膨胀系数的影响第50-51页
        4.3.2 Li_2O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第51-52页
        4.3.3 CuO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第52-53页
        4.3.4 Sb_2O_3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第53页
        4.3.5 B_2O_3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第53-54页
    4.4 添加成分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第54-60页
        4.4.1 Na_2O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第54-55页
        4.4.2 Li_2O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第55-57页
        4.4.3 CuO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第57-58页
        4.4.4 Sb_2O_3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第58-59页
        4.4.5 B_2O_3对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第59-60页
    4.5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粉的X射线衍射图第60-61页
    4.6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粉制备铜导电膜的性能研究第61-63页
        4.6.1 V_2O_5-P_2O_5-Bi_2O_3系玻璃粉制备铜导电膜的电阻率分析第61-63页
    4.7 本章小结第63-6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5.1 结论第66-67页
    5.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牺牲模板法制备氧化铝多孔陶瓷的工艺和性能研究
下一篇: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VO2外延薄膜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