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面放电臭氧氧化联合NaOH-Na2SO3吸收还原烟气脱硝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NO_x和SO_2的形成与污染现状 | 第9-14页 |
1.2.1 NO_x和SO_2的形成 | 第9-10页 |
1.2.2 NO_x和SO_2污染现状 | 第10-14页 |
1.3 SO_2排放控制技术概述 | 第14-16页 |
1.3.1 燃烧前处理 | 第14-15页 |
1.3.2 炉内脱硫 | 第15页 |
1.3.3 烟气脱硫技术 | 第15-16页 |
1.4 NO_x排放控制技术概述 | 第16-20页 |
1.4.1 低NO_x燃烧技术 | 第16-17页 |
1.4.2 烟气脱硝技术 | 第17-20页 |
1.5 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 | 第20-22页 |
1.6 低温等离子体氧化NO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6.1 等离子体基本概念 | 第22页 |
1.6.2 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类型 | 第22-23页 |
1.6.3 低温等离子体中反应过程 | 第23页 |
1.6.4 低温等离子体氧化NO | 第23-25页 |
1.7 本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7-36页 |
2.1 实验装置 | 第27-29页 |
2.2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0-36页 |
2.3.1 气体参数的测定 | 第30页 |
2.3.2 电气参数的测定 | 第30-32页 |
2.3.3 吸收液中离子浓度的测定 | 第32-34页 |
2.3.4 吸收液的配制 | 第34-36页 |
3 沿面放电O_3氧化NO实验 | 第36-46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O_3发生装置结构参数优化 | 第36-38页 |
3.3 沿面放电O_3生成与NO气相氧化 | 第38-40页 |
3.4 沿面放电O_3氧化NO影响因素研究 | 第40-45页 |
3.4.1 模拟烟气湿度对O_3氧化NO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2 停留时间对O_3氧化NO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3 SO_2对O_3氧化NO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4 反应温度对O_3氧化NO的影响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NO_2液相吸收实验 | 第46-54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NO_2与还原性碱液气液反应机理分析 | 第46-48页 |
4.3 NO_2液相吸收影响因素研究 | 第48-52页 |
4.3.1 吸收液质量分数对NO_2脱除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2 吸收液pH对NO_2脱除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3 吸收液温度对NO_2脱除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4 烟气含氧量对NO_2脱除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 NO_2液相吸收过程计算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5.1 结论 | 第54页 |
5.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