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2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文献法 | 第13-14页 |
(二)访谈法 | 第14页 |
(三)问卷法 | 第14页 |
(四)观察法 | 第14页 |
(五)数理分析法 | 第14-15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五、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二)奧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18页 |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8页 |
六、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18-22页 |
(一)主体性原则 | 第18-19页 |
(二)互动性原则 | 第19页 |
(三)因材施教原则 | 第19页 |
(四)全面发展原则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德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一、德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 第22页 |
二、德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发现现状 | 第22-24页 |
(一)德惠市学前教育开展现状 | 第22-23页 |
(二)德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三、优势分析 | 第24-27页 |
(一)教学内容符合就业需求 | 第24-25页 |
(二)灵活应用多媒体促进教学 | 第25-26页 |
(三)师资专业强为教学奠定基础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调查对比 | 第27-43页 |
一、认识及兴趣度调查 | 第27-29页 |
二、授课内容调查 | 第29-33页 |
(一)学生喜欢声乐课程的原因 | 第29-30页 |
(二)声乐课程内容安排满意度调查 | 第30-31页 |
(三)声乐课堂教学内容安排调查 | 第31-32页 |
(四)课堂的发声练习的必要性调查 | 第32页 |
(五)课堂教学内容类型调查 | 第32-33页 |
二、授课方法调查 | 第33-37页 |
(一)课堂氛围调查 | 第33-34页 |
(二)教学形式调查 | 第34-35页 |
(三)教学方法调查 | 第35-36页 |
(四)教学态度调查 | 第36-37页 |
四、教学效果调查 | 第37-40页 |
(一)实习评价调查 | 第38-40页 |
(二)演唱幼儿歌曲时的心态调查 | 第40页 |
五、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结构分析 | 第40-43页 |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年龄结构调查 | 第40-41页 |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龄结构调查 | 第41-42页 |
(三)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学历结构调查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一、声乐教学过于专业化 | 第43-44页 |
二、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工作不够完善 | 第44页 |
三、声乐教师综合能力低 | 第44-45页 |
四、教材的应用不符合中职生实际情况 | 第45-46页 |
五、毕业生就业率低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影响德惠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的因素 | 第47-50页 |
一、学校因素 | 第47-48页 |
(一)教学管理与考核机制不健全 | 第47页 |
(二)实践指导力度不够 | 第47-48页 |
二、学生自身因素 | 第48-49页 |
(一)学生音乐素质偏低 | 第48页 |
(二)学生的专业兴趣不强 | 第48-49页 |
三、社会因素 | 第49-50页 |
(一)社会地位低,薪资待遇低 | 第49页 |
(二)学历处于劣势 | 第49页 |
(三)幼儿园市场管理不规范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开展策略 | 第50-56页 |
一、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 第50-52页 |
(一)转变教育理念,完善学校教育管理体系 | 第50页 |
(二)完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 第50-52页 |
二、加强教材建设,适应幼儿教育人才培养要求 | 第52-53页 |
三、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合格幼儿教师 | 第53-56页 |
(一)提高舞台表演能力 | 第53-54页 |
(二)加强社会实践,促进声乐教学的顺利开展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1 | 第62-66页 |
附录 2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