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地方高师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以X学院为例

中文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引言第15-23页
第一章 地方高师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概述第23-29页
    1.1 地方高师院校的特点第23-24页
        1.1.1 地方高师院校第23页
        1.1.2 转型期的地方高师院校第23-24页
        1.1.3 社会对高师院校毕业生的要求第24页
    1.2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形势第24-27页
        1.2.1 地方高师师范生就业竞争对手增加第25页
        1.2.2 师范生就业市场需求萎缩第25-26页
        1.2.3 师范生就业市场供给结构失衡第26-27页
    1.3 研究地方高师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第27-29页
        1.3.1 有利于政府和社会统筹社会资源,科学规划人才配置第27页
        1.3.2 有利于地方高师院校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学科方向第27-28页
        1.3.3 有利于地方高师院校学生客观掌握就业态势,科学规划自身发展第28-29页
第二章 X学院的本科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9-43页
    2.1 X学院本科生就业基本情况第29-32页
        2.1.1 本科毕业生结构第29页
        2.1.2 本科师范生总体就业情况第29-30页
        2.1.3 本科生就业意向第30-32页
    2.2 X学院本科生就业指导及就业求职现状第32-38页
        2.2.1 就业指导现状调查第32-35页
        2.2.2 本科师范生就业途径第35-36页
        2.2.3X学院本科师范生就业障碍第36-38页
    2.3 X学院本科师范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第38-43页
        2.3.1 本科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第38-39页
        2.3.2 就业能力弱化第39页
        2.3.3 学生自身就业期望过高第39-41页
        2.3.4 非师范生加入到教师招聘的竞争队伍中第41-43页
第三章 引起地方高师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第43-49页
    3.1 社会及市场因素第43-44页
        3.1.1 社会需求总量增加不大,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增加所导致的供求矛盾第43页
        3.1.2 就业信息渠道不够通畅第43-44页
        3.1.3 师范生就业市场化第44页
    3.2 学校因素第44-46页
        3.2.1 教育教学的不足加大了学历与能力的分化第44-45页
        3.2.2 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第45页
        3.2.3 高校系统全面的就业指导未能落实到实处第45-46页
    3.3 师范生自身因素第46-49页
        3.3.1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认知能力第46-47页
        3.3.2 学生综合能力欠缺第47-48页
        3.3.3 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第48-49页
第四章 缓解地方高师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第49-57页
    4.1 政府要科学规划,促进就业环境改善第49-51页
        4.1.1 合理控制招生规模第49页
        4.1.2 创造良好宏观就业环境第49-50页
        4.1.3 弱化就业相关制度束缚第50-51页
    4.2 地方高师院校要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就业指导第51-53页
        4.2.1 科学设置专业第51页
        4.2.2 推进实践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第51-52页
        4.2.3 加强就业指导,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第52-53页
    4.3 师范生要提高自身素养与竞争力第53-57页
        4.3.1 立足实际,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第53-54页
        4.3.2 客观准确认识自我,科学理性规划职业生涯第54-55页
        4.3.3 加强创新创业的实践锻炼第55-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管理研究--以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