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引言 | 第14-20页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管理概述 | 第20-26页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页 |
1.1.1 大学生 | 第20页 |
1.1.2 就业管理 | 第20页 |
1.1.3 大学生就业管理 | 第20页 |
1.2 大学生就业管理的主要理论依据 | 第20-26页 |
1.2.1 高校毕业生需求供给与供求匹配理论 | 第20-21页 |
1.2.2 人职匹配理论 | 第21-22页 |
1.2.3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1.2.4 绩效管理理论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大学生就业管理的现状 | 第26-36页 |
2.1 我国大学生就业管理的历史沿革 | 第26-29页 |
2.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管理 | 第26页 |
2.1.2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的大学生就业管理 | 第26-27页 |
2.1.3 市场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阶段的大学生就业管理 | 第27页 |
2.1.4 当前大学生就业管理的内容 | 第27-29页 |
2.2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大学生就业管理基本情况 | 第29-36页 |
2.2.1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简介 | 第29-30页 |
2.2.2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 | 第30-32页 |
2.2.3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就业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 第32-36页 |
第三章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就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6-42页 |
3.1 大学生就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3.1.1 就业服务不到位 | 第36页 |
3.1.2 就业管理部门职责不清 | 第36页 |
3.1.3 就业指导模式单一 | 第36-37页 |
3.1.4 就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 第37页 |
3.1.5 就业指导课程与医学专业贴合度不高 | 第37-38页 |
3.2 原因分析 | 第38-42页 |
3.2.1 就业管理理念滞后 | 第38页 |
3.2.2 就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38-39页 |
3.2.3 地域条件制约生源竞争力 | 第39页 |
3.2.4 就业指导专业型人才短缺 | 第39-40页 |
3.2.5 就业管理学科建设不健全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提升大学生就业管理水平的对策 | 第42-50页 |
4.1 提升服务理念,加强制度建设 | 第42-43页 |
4.1.1 更新就业服务理念 | 第42页 |
4.1.2 完善就业管理制度 | 第42-43页 |
4.2 建立学习型就业管理队伍 | 第43-45页 |
4.2.1 优化就业管理工作人员结构 | 第43-44页 |
4.2.2 加强就业管理人员培训 | 第44-45页 |
4.3 实行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 第45-47页 |
4.3.1 就业指导全程化 | 第45页 |
4.3.2 就业指导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 第45-46页 |
4.3.3 加强创业教育 | 第46-47页 |
4.4 完善就业管理信息网络建设 | 第47-48页 |
4.4.1 丰富就业管理信息网络内容 | 第47-48页 |
4.4.2 积极利用新媒体手段 | 第48页 |
4.4.3 提高全国大学生就业一站式服务系统利用率 | 第48页 |
4.5 健全就业管理学科建设 | 第48-50页 |
4.5.1 深入推进就业管理理论研究 | 第48-49页 |
4.5.2 完善就业管理课程体系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