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9页 |
1.3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9-10页 |
1.4 本文的创新 | 第10-11页 |
2 股票期权概述 | 第11-19页 |
2.1 股票期权的含义 | 第11-12页 |
2.2 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2-13页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3页 |
2.2.3 激励机理 | 第13-14页 |
2.3 股票期权会计理论的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2.3.1 美国与股票期权相关的会计准则的概述 | 第14-16页 |
2.3.2 国际与股票期权相关的会计准则的概述 | 第16-17页 |
2.3.3 国内学者对股票期权会计确认处理的观点 | 第17-19页 |
3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问题 | 第19-29页 |
3.1 会计确认理论 | 第19-20页 |
3.1.1 确认的概念 | 第19页 |
3.1.2 确认的一般标准 | 第19-20页 |
3.1.3 确认是一个动态地过程 | 第20页 |
3.2 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观述评 | 第20-22页 |
3.2.1 非会计现象观 | 第20页 |
3.2.2 或有事项观 | 第20-21页 |
3.2.3 特殊权益观 | 第21-22页 |
3.3 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分析 | 第22-29页 |
3.3.1 股票期权是否符合费用的定义 | 第22-23页 |
3.3.2 利润分配观—经理人股票期权经济实质的真实体现 | 第23-25页 |
3.3.3 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要考虑经济后果 | 第25-27页 |
3.3.4 现行会计模式下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要点 | 第27-29页 |
4 股权激励案例:金发科技 | 第29-36页 |
4.1 金发科技—股权激励方案 | 第29-31页 |
4.1.1 激励计划 | 第29-30页 |
4.1.2 会计影响—行权悬疑 | 第30-31页 |
4.2 问题的代表性—费用化的影响 | 第31-34页 |
4.3 基于利润分配观的会计处理 | 第34-36页 |
5 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及相关建议 | 第36-40页 |
5.1 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准则关于确认方面的内容及其影响 | 第36-37页 |
5.2 完善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建议 | 第37-40页 |
5.2.1 原则性建议 | 第38-39页 |
5.2.2 利润分配观下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 | 第39-40页 |
6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详细摘要 | 第45-50页 |